台湾里长送“老兵”回家 到过大陆17个省份

来源:新华社作者:陈键兴 章利新责任编辑:高飞
2016-06-25 10:40

“‘老兵’一辈子想家,帮他们魂归故里,我开心、满足。”

刘德文送餐时,走进一间逼仄的小屋,床上躺着一位已经不能言语的老人。

“他是蔡万章伯伯,96岁了,是我们的抗日老兵,当年跟着孙立人将军,参加中国远征军,到滇缅对日作战。他那时是连长,连里一夜就牺牲到只剩7个人。战场上,弟兄们互相交代,谁活下来要把死了的人带回老家。”刘德文对记者说。

蔡万章老人60岁时才重返河南老家,母亲过世后就没再回过。“他对国家、民族是有功劳的。我们不能忘记‘老兵’的历史价值。”刘德文看着闭目养神的老人,眼神里流露出敬意与关切。

“老兵”们的口音南腔北调,刘德文听来却不觉得困难,在电话里仅凭声音就能分辨是哪一位。他常常陪他们聊天,听他们细数儿时的记忆、家乡的样貌,也深切感受着几十年的骨肉分离带给他们的痛楚。

“过去,社区里住得满满的,现在人越来越少。”刘德文感叹老兵凋零,一代人不可避免地渐渐落幕。

颠沛孤寂的人生告终前,“老兵”们将遗愿托付非亲非故的刘德文。某天,一位老人对他说:“里长,我如果死了,请你把我的骨灰带回家。”半年后,老人就去世了,刘德文联系上他湖南家乡的妹妹,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之后,刘德文一次次背着重约九公斤的骨灰坛,前往大陆各地,将一个个漂泊异乡的魂灵送回生命的原点。“他们一辈子都在想家,他们走了,我能送他们回家,我是开心、满足的。”他说。

刘德文办公室的书架上摆着一本大陆版的新华词典。“他很用功,不只学简体字,每次去大陆都买很多地图,为下一次行程设计路线。大陆太大,很多地方不熟,老人留下的地址有些名称也变了,并不是很好找。”他的妻子说。

刘德文没有算过送了多少位“老兵”的骨灰回家,但记得已经到过大陆的17个省份,最密集时一个月去了3趟。去年和前年,他都送了十几个骨灰坛,今年已经7个,跑了4个省份。

为了送骨灰,刘德文搭飞机、换火车,常常还得再坐长途汽车。途中住宿,因为订不到房间,还睡过宾馆大堂和候车大厅。

每次把骨灰送到大陆,刘德文都要陪家属完成安葬事宜,才安心离开。但他却很少顺路旅游,一次去陕西,老人家乡离兵马俑只有3公里,家属想带刘德文去参观,被他婉拒了。

老人的托付多是口头之约,只有少数写在遗嘱上。为了落实承诺,刘德文一家都参与其中,生活上很节俭,台湾南部天气热,但家里却没有装空调。妻子说,最初也不理解丈夫,毕竟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刘德文常跑大陆,家里需要时不能在她的身边。后来,慢慢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对孩子、对家庭都带来了很多正能量。

“我和儿女讲,做这件事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里头是做人应该有的情。”他说。

一次到山东,已故长者的儿子来接机,见到素不相识的刘德文抱着骨灰走出来,立刻就跪了下来。“我把他拉起来,我们抱头痛哭了很久。”刘德文又一次红了眼眶,“我对老人或是他们的家属作了承诺,就要尽力完成。两岸血浓于水,我要圆亲情的心愿。”

“我现在在大陆的‘亲人’可多了!我会继续做下去!”

近几年,一些大陆民众也找到刘德文,托他协寻长辈的骨灰。这样的寻找更加困难,如果没有安葬在军人公墓,就得到民间“大海捞针”。为此,他跑过许多无人照管的墓地荒冢,以及收纳骨灰的大小寺庙。

“有时,家人要放弃了,我跟他们说,我都没放弃,你们要坚持下去。”刘德文说。

3年前,原籍湖北的庄老先生在台湾过世,他在大陆的女儿希望把父亲的骨灰带回老家,找到刘德文帮忙。因为手续上的一些问题,事情一度搁浅。

“当时,我跟她承诺一定把庄伯伯带回去,和庄妈妈葬在一起。我永远记得,她回大陆前,让她女儿喊我舅舅。”刘德文说。今年初,庄家人的愿望终于圆了,放下重托的刘德文决定庆祝一下——他太太笑着告诉记者,所谓庆祝就是在高雄几乎不外食的两口子一起去吃了阳春面。

今年,一位来台湾旅行的大陆女孩辗转找到刘德文,在他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她六姥爷的骨灰。女孩在网上写了文章表达感念:“硝烟战火的岁月已化为历史的尘埃,不变的是两岸割舍不断的牵挂。致力于送‘老兵’魂归故里的刘德文里长帮助多少家庭再次团聚,而我的亲人终于也踏上回家的路。感激刘里长,使跨越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思念收获圆满结局。”

刘德文和“老兵”们的大陆家属原本素昧平生,后来却成了没有血缘关系的至亲。他去大陆送骨灰,如果顺路,就会去看望“亲人”。

“我现在在大陆的‘亲人’可多了呢!一次去湖北,几家人‘抢’着接待我。还有一次去山东,一位家属为了再见到我,在机场等了5个多小时。”说这话时,这位憨厚汉子的脸上写满幸福与感动。

年初高雄地震,刘德文一早就接到30多位大陆“亲人”的电话或是微信。“他们叫我刘叔、舅舅或者大哥,问我家人都平安吧。真是一家人的感觉!”他说。

刘德文坦陈有“台独”分子打电话辱骂他,但他“完全不在意少数偏激的人”。

谈到不久前引起两岸社会公愤的“洪素珠辱骂老兵”事件,他说:“太让人气愤了,太可恶了。人要感恩。台湾没有这些‘老兵’来建设,不会有今天的发展。做人要饮水思源,我们要感念为台湾付出血汗的这些长者。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就是做人要孝顺,百善孝为先。”

“无论先来、后来,我们都来自大陆,永远不能分隔。这是我为什么要坚持做下去的原因。”刘德文说,“我家祖籍是福建泉州,来台湾十几代了,父亲还回去扫过墓。两岸同根,一家亲,我们不能忘本。”

“回忆起来,我很开心。我有那么多‘爸爸’,在大陆有那么多‘亲人’!”刘德文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天,刚好是“父亲节”。

刘德文已经排好了接下来的行程,有4位“老兵”的骨灰正等着送回去。下个月,他的目的地是洛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