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公布6起打击整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来源:新华社作者:刘奕湛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6-11-25 22:37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 近日,公安部公布6起打击整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河北摧毁“郝氏家族犯罪集团”

2013年以来,衡水市公安机关成立专案组,组织打击饶阳县“郝氏家族犯罪集团”,其中该集团参与打孔盗油犯罪的成员有70余人。目前,公安机关已摧毁这一集团。王某作为该集团唯一掌握打孔技术的核心人员,于今年3月被公安机关抓获。据王某供述,2011年至2012年间在中石化公司河石输油管线饶阳段打孔盗油25起,伙同“郝氏家族犯罪集团”累计盗窃原油4000余吨;2013年至2015年间在沧州市献县陌南镇中石油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楚任输油管线打孔盗油8起,伙同他人盗窃原油50余吨。王某的抓获对查明“郝氏家族犯罪集团”打孔盗油犯罪事实,形成该团伙犯罪完整证据链,起到了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案例二:河北冀中打掉一个“老鼠搬仓”式打孔盗油犯罪团伙

2013年4月,河北省冀中公安局在巡逻中截获1台非法贩运原油车辆,经侦查发现沈某有重大作案嫌疑。但沈某十分狡猾,取证难度大,先后两次抓获均因证据不足未能依法处理。三年来,冀中公安局始终盯住该案不放,特别是在今年公安部组织开展打击打孔盗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冀中公安局成立了专案组,对该案展开强力攻坚。今年3月16日以来,专案组集中行动、分头出击,先后将以沈某为首的9名团伙成员抓获归案。经查,2013年至2016年,以沈某为首的打孔盗油犯罪团伙,在河北省河间市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周边,采用小眼慢流、“老鼠搬仓”方式多次实施打孔盗油,本地作案、本地销赃、手段隐蔽,长期危害油区治安。

案例三:河南新乡破获三起打孔盗油案

今年3月30日、6月24日、7月28日,河南省新乡市中洛输油管道、汤郑成品油管道先后发生三起原油被盗案,造成原油损失约1300万元。新乡市公安局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对三起案件展开攻坚。市局建立了涉油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治安、刑侦、技侦、交警以及输油企业、保安公司等多部门协同作战,做到快速排查、快速封堵、快速抓捕。新乡公安机关还深入研究三起涉油案件的作案特点、犯罪心理、盗销途径、团伙组成等,进一步总结完善打击涉油案件技战法,将三起输油管道原油被盗案全部成功侦破,实现了辖区“打孔盗油”案件“发一破一”的工作目标,共打掉三个打孔盗油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1人。

案例四:陕西破获定边“5·17”打孔盗油案

2016年5月17日,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的中石油长(长庆油田)呼(呼和浩特)输油管道发生一起打孔盗油案件,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并污染农田。目前,经陕甘两省公安机关通力协作,案件告破,抓获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并带破2起打孔盗油积案。经初步查明,“5·17”案件犯罪团伙筹措6万元作案经费,形成了“股份制”结伙,销赃后拟按股分赃。该团伙成员分工明确,租赁储油地点、挖坑、焊接、打孔以及销赃等环节均由专人负责,以地缘关系为纽带交叉结伙、实施打孔盗油犯罪。

案例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破获“8·23”打孔盗油案

2016年8月23日,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头屯河农场附近的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输油管道发生一起打孔盗油案。现场查扣一辆车牌号码为新G56670的罐车,车内储存原油43余吨,罐车西侧路基下方有根管子连接至罐车内,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迅速形成专案组,组织案件侦破。通过分析,专案组发现今年6月25日、6月27日、8月23日,作案车辆均出现在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连续作案3起。为进一步扩展线索来源,专案组通过技术手段筛选出武某、张某、丁某有重大嫌疑并立即进行上网追逃。2016年9月13日,河南、新疆两路抓捕组同时行动,将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经查明,3名犯罪嫌疑人曾先后30余次在头屯河农场附近输油管道通过打孔盗窃原油,共计1200余吨。

案例六:山东东营破获“7.09”打孔盗油案

2015年7月9日,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接到举报称,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有一犯罪团伙长期在输油管线上打孔盗油。东营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指派精干力量调查核实。经过初步调查发现,该案涉案价值大、参与人员多,为一个组织严密的团伙盗油案件,东营市公安局确定了专案长线经营的工作思路,他们打破传统涉油案件侦破流程,通过技术手段掌握盗油团伙的作案规律。2015年9月1日,东营市公安局组织200余名警力集中收网,成功打掉了以王某、张某为首的打孔盗油团伙,刑事拘留25人,扣押涉案车辆16台、原油14.1吨,涉案价值1300余万元,成为东营建市以来破获的涉案价值最大的涉油案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