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4】民族工作之:解决之道
★始终做到“8个坚持”
要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立国的根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
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题,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关系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
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
坚持依法治国,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把握“4个要”
要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
要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
要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
要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开放。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聚焦“5点”处理西藏工作
依法治藏,就是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富民兴藏,就是要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长期建藏,就是要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
凝聚人心,就是要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夯实基础,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
——2015年8月24日至25日,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2个结合”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是聚拢民心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做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要坚持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
——2014年4月,习近平在新疆调研时强调。
★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的“三个特别”标准
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军民共同维护民族团结
要当好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真心真情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军民共筑维护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2014年4月27日至29日,习近平在看望慰问驻新疆部队时强调。
★城市民族工作重点在社区
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2014年9月,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引导各族群众增强“5个认同”
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做到和睦相处、团结共进,共同推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