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伤残军人带领全村脱贫:60年他都做了什么

来源:新华社作者:余孝忠 潘林青 萧海川 袁军宝责任编辑:武千妍
2017-04-23 16:50

(原标题:十里桃花,如你所愿)

春风浩荡,桃园绚烂。

山东沂源县西里镇,万亩桃花粉白嫩红,随枝摇曳。张家泉村的乡亲们徜徉在桃林里,松土浇水,修枝授粉……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谁承想,这世外桃源般的山村美景,是“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带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干出来的?

一首首不断改编的民谣“三慌慌”,唱出了60多年来张家泉村三代人生产、生活、生态的巨变。

一唱“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

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

原先,张家泉村本没有如此繁茂的桃林,甚至连村名最初都不叫张家泉,而是叫张家庄。

1933年,朱彦夫呱呱落地的时候,张家庄还是个“蜷缩”在群山之中、老百姓在土里“刨食”的山沟沟村。“张家庄,三慌慌,春天闹粮荒,夏天忙得慌,秋冬无衣愁得慌”,当年的民谣唱尽了当时的贫苦。

10岁那年,父亲去世,孤儿寡母只能乞讨为生。朱彦夫从小就打着赤脚、衣不蔽体,天天以野菜糊糊果腹。

14岁参军时,朱彦夫平生第一次吃了饱饭、穿上暖衣。那一刻他才晓得,原来天底下还有一支专为穷苦人撑腰的队伍。

跟着这支举着红旗的队伍,朱彦夫打过了淮河、跨过了长江、登上了舟山。从东海之滨到白山黑水,他亲历了一个人民政权的新生,又转身投入到一场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在朝鲜战场上,年轻的朱彦夫和战友们前赴后继、誓死不屈。战友牺牲了,全连仅剩他一人。为了不当俘虏,朱彦夫翻身跳崖,冰天雪地中爬行了3000多米,才被意外救起。

昏迷93天、手术47次,在后方医院,朱彦夫终于苏醒过来。“失去了手脚和左眼、右眼视力仅剩0.3,我这样的‘肉轱辘’还要留在世上给他人平添负担吗?”好几次,朱彦夫想到了死。

最终,朱彦夫选择勇敢地活下来。为了那些“让天下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而牺牲的战友,他还要活着,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1956年初春,朱彦夫回到家乡。学会生活自理成为他回乡后需要拿下的第一个“山头”。

起初,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两臂夹起勺子,还没等靠近碗边,勺子就掉了;用嘴叼回两臂,夹紧再舀,又把碗碰翻了;好不容易舀上了“饭”,手臂缓缓收起,刚一低头张嘴,就勺翻“饭”撒。一次、二次、三次,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上几十次、上百次。每“吃”完一顿饭,他都累得精疲力尽。

学会了自己吃饭,朱彦夫又学会了捆绑绷带、装卸假肢、如厕自理。慢慢地,健全人能干的事,朱彦夫大多都能干。

也不知从何时起,家门前被他种上了两丛翠竹。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