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博物馆”:非遗传承开辟产业发展新天地

来源:新华社作者:张辛欣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7-12-03 18:11

“美丽经济”彰显“加法”逻辑

非遗传承不仅是值得尊重的事业,更是“美丽经济”。用好创新法宝,重解“供需”方程,就能带来“1+1>2”的效果。

专家认为,不论是搭建多元化产品体系,还是改变商业模式,无一不将“保护链”与“产业链”衔接,探索“加法”逻辑。

首先是“+生活”。“传统手工的核心就是个性化制作,代表着精品和匠心的非遗就是消费升级的诠释。”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张梦霞认为,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个性化产品和服务迎来风口期,非遗要抓住机遇,成为品质生活的一部分。

其次是“+科技”。非遗的传承引发年轻人关注,科技元素必不可少。通过在产品中引入虚拟现实等方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制造商借助科技做好非遗产品,讲好“非遗故事”。“寺库也将非遗品牌提炼概念或文化标识,通过社交媒体争取年轻粉丝。”李日学说。

如果说对需求端的争取是扩大影响力,那么对供给侧的传承则为了留有“源头活水”。非遗项目很多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扶贫“做加法”也带来了经济效应。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认为,建立“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经营模式,可让非遗传承获取脱贫动力。

归根结底是“+文化”。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说,非遗中积淀的文化内涵是产业发展的潜力所在。“所有的制造、品牌、模式,归根结底都是文化传递。做好文化加法,非遗保护和产业发展将迎来双赢。”

薪火相传还需迈过几道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淮滨认为,对于非遗保护传承处在探索和尝试阶段,虽然市场空间广阔,也存在不少挑战,需要在实践中化解。

留住手艺人,是摆在现实面前的最大难题。要有商业驱动,要让匠人们有获得感。吴元新说,如何平衡个性化生产与大规模市场需求,找到更多生产模式和商业出口,需要政府、企业家、非遗传承人不断思考和尝试。

正确体现非遗价值,也要在创新中探索。非遗凝聚着时间和情感,拥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既需要市场、商业“慧眼识珠”,也要营造尊重手工业的社会氛围。“推动非遗时尚化、产业化、国际化,提升附加值和商业价值,是出发点和落脚点。”陈通说,目前非遗的传承开发多以制造业企业、设计师工作室、传承人手工坊为主,需引入更多市场主体,也要将新技术、新模式与其对接。

守住非遗精神,是非遗传承的要义所在。饱含坚守、诚信、执著的非遗精神对一国制造乃至社会发展弥足珍贵。

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要将品牌意识、工匠精神、民族文化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夯实基础,补齐短板。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