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探索推行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机制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润科 陈里航 向黎鸣 责任编辑:郭妍菲
2025-09-15 09:46:39

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探索推行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机制——

装备检修主阵地从港岸向海上延伸

■刘润科  陈里航  解放军报记者  向黎鸣

编者按习主席指出,要“教育引导官兵大胆操作和使用装备,真正让装备活起来、动起来,在体系运用中检验性能、发掘潜能,推动新装备成建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探索创新的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着力破解舰艇长时间远海航行条件下装备检修保养难的问题,推动装备检修从港岸走向远海大洋,有效提升了装备保障能力,为部队战斗力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查阅保养项目清单,对照检查关键阀件,完成清单项目检查……日前,正在某海域执行远海巡航任务的东部战区海军某支队黄冈舰自主完成一次“清单式”装备检查保养,从源头上杜绝装备检修缺项漏项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得益于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我舰在任务期间始终保持良好战技术性能。”黄冈舰舰长告诉记者。

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是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着眼一线练兵实际,探索形成的一套以“每日检拭、周期检修、集中检修、舰体检查、安全检查”为主要内容的舰艇装备日常管理制度。东部战区海军保障部领导告诉记者,“五项制度”的建立完善,有力推动了装备检修主阵地从港岸向海上延伸。

据了解,东部战区海军所属舰艇每年出海执行任务时间长、航程远,加之不同专业装备保养时长和执行标准存在差异,传统的定期停靠港岸检修模式难以满足保障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战训用装保障质效。

一次,某舰艇尚未完成装备靠港检修,就奉命执行一项紧急任务。任务期间,该舰艇动力装置一个重要部件突发故障。然而,因舰艇在海上不具备检修能力,故障部件无法及时更换。

“所幸,官兵业务能力过硬,高效协同处置特情,确保了任务按时完成。”该部领导告诉记者,尽管特情得到妥善处置,但此事却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装备检修维护中存在的弊端。

在不久后召开的研讨交流会上,与会人员经过思想交锋达成共识:必须下决心破旧立新,建立一套涵盖学装、知装、用装各方面的装备管理新制度,真正让官兵会用、能管、善修各类装备。

为此,他们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要求,借鉴融合兄弟部队近年来探索的一系列经验做法,从体系化管理入手,探索形成基于装备使用强度、符合用装规律、契合技术状态、灵活高效实施的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实现装备由周期管理向寿命管理、由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不断提升装备实战化运用能力。

实践中,他们采取“清单化”“读卡制”等方式,确保日常维护精准精细,让装备保持稳定状态;利用每日检拭、周期检修等时机,化整为零、见缝插针,岸海衔接灵活组织装备检修维护,大力纠治“用管修”脱节等问题;制作“装备操作维护卡片”,区分类型标注操作和维护方式,让装备检修维护更加简便直观;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定期邀请专业机构对装备技术状态和舰员维修能力进行评估和考核。

某支队温州舰打破以往集中检修保养模式,建立管理包干制和量化考评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倒逼官兵提升保障能力;某潜艇支队探索“基础+增量”保养方法,平时依靠舰员完成基础维护,任务准备期组织保障人员与舰员一起开展集中检修;某支队广西舰将损害管制、防险救生等应急设备纳入安全检查范围,进一步提升舰艇战斗力……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出台后,东部战区海军所属各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推动落地落实,取得扎实成效。

“舰艇装备管理‘五项制度’的实行,推动装备检修走向远海大洋。如今,舰员学装更加主动、知装更加深入、用装更加科学,不少装备故障在舰上就能检测修理。”某支队南京舰舰长介绍说。

前不久,正在某海域执行任务的红河舰,利用任务间隙自主组织装备周期检修。检修过程中,主机班班长发现柴油机某缸气阀间隙数值异常,通过调整和反复测试很快恢复了装备状态。该舰长时间执行航行任务,实现不靠岸即可开展装备检修保养,有力保障了任务完成。

“随着‘五项制度’深化推广,舰艇装备保障体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明显提升,提高了对部队战斗力的贡献率。”该部领导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