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从遇事退缩到登顶“龙虎榜”,小王的转变来源于……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岳小林 王珍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5-08-26 07:16:42

“我能做到,你也能行”

■岳小林  王  珍

“快看,小王登顶‘龙虎榜’了!”午饭后,火箭军某旅某连公示栏前,战士小王看着自己的名字位列榜首,十分欣喜。这次“登顶”对他而言,不仅仅是成绩突破,更证明他已经成功跨过了心中那道坎。

小王是一名毕业入伍的大学生士兵,下连后被分到技术密集的发射岗位。由于适应速度较慢,他接连几次专业考核成绩都不理想,渐渐失去了信心。

了解情况后,何指导员语重心长地鼓励小王:“专业不对口没关系,多学多练肯定能掌握。”事后,何指导员安排技术骨干结对帮带小王。没想到一段时间后,技术骨干却向何指导员反映,帮带过程中小王遇上难题就退缩,积极性不高,最近一次考核成绩不升反降。

道理翻来覆去讲,为何收效甚微?这不禁让何指导员陷入沉思:其实,小王的情况在连队并不是个例。由于发射岗位技术复杂,有战士遇到专业瓶颈时,自己作为指导员没少为他们加油打气,但感觉激励作用有限。

之后一次集体谈心,有名战士直言不讳:“指导员,您没学过这个专业,真不知道这背后的困难有多大。”这句话,听得何指导员一怔。

何指导员毕业于陆军勤务学院,机缘巧合来到火箭军发射分队担任指导员。任职以来,涉及专业领域的工作他很少插手,更多依靠连长或其他骨干,自己也以手头工作忙为由不愿深入学习。想到这里,他意识到:知易行难,与其只提要求,不如亲身示范。

那段时间,旅队组织专业理论班组比武。之前类似比武都是连长带队,但此时连长正在休假。下定决心尽快补短的何指导员,在报名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还特意将小王编入参赛班组作为备份选手。

备赛期间,何指导员白天处理连队事务,夜里学习专业。面对厚厚的理论教材、复杂的图纸规程,他有空便拉着技术骨干请教,跟着操作号手一遍遍过流程……渐渐地,笔记写得厚了,专业盲区少了,他对专业的掌握越来越熟练,遇到问题也能提出解决思路。

比武那天,竞争激烈。多轮比拼后,眼看连队分数落后,个别队员有些气馁。“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最后一轮指挥员答题环节,何指导员思路清晰、灵活应变,获得高分,团队排名也得以逆转,取得第一名。

赛后,小王主动找到何指导员:“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观察,您跟我一样,都不是专业出身,但却在不断向难攻坚、突破自我。”

“你也可以做到!”何指导员对小王说,“专业不对口、起点较低,都不是成长进步慢的理由,要鼓足信心、锚定目标,敢于挑战自己。”

那天过后,小王眼中的迷茫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与笃定。理论课上,追着班长骨干问原理;训练场上,对着模拟器反复练习流程操作……

看到非专业出身的指导员能带队夺冠,曾经“吊车尾”的小王进步明显,一些有畏难情绪的战士,也纷纷开启自己的“突破”之路。

曾因专业成绩平平而缺乏自信的战士小庞,主动把专业教材拆解成“每日一学”卡片,白天跟训时边学边练,晚上在学习室钻研到深夜,月底考核从“良好”冲到“优秀”;顾班长不仅把多年的操作心得整理成册,还主动结对帮带新兵,在手把手教学中提升施教能力,练精专业本领;曹班长每天睡前组织全班梳理当日学习要点、复盘易错环节,班组在专业比武中名列前茅。

这段经历也让何指导员更加坚信:带兵人光会讲道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激励战士、带动集体,还是要扑下身子、干出样子,率先爬坡过坎,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我能做到,你也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