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旅文化>>文化长廊>>传承>>正文

《闪耀民族精神的中国故事》: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邵维正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03-31 10:05

(原标题:民族精神的血脉传承)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民族精神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它流淌在几千年民族传承的血脉中,铭记在无数优秀人物的心灵上。

我们欣喜地读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蒋金锵主编的新作《闪耀民族精神的中国故事(先秦至辛亥革命)》,书中记述优秀的文化传统给人以深邃启迪和精神动力,激起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传承民族精神的责任。

精心设计,构思新颖。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作者立足点高,通观历史,穿越数千年时空,总揽众多杰出人物,悉心策划,抓住精华,推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5个板块,每个板块介绍若干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以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物故事为平台,歌颂和阐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如在爱国主义板块里,将忠贞爱国的屈原、善为国谋的贾谊、坚守气节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等,直至近代的反帝先锋林则徐、卫海英雄邓世昌、舍身变法的谭嗣同、革命军马前卒邹容和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依序承接,富有说服力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多面展开和不断丰富发展的历史画面。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凝炼了社会主旋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软实力。本书的5个板块,每个板块前有引言,简要介绍本章节主题的理念内涵,形成经过和独特地位;后有结语,概括说明我们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升华,指引努力方向和践行目标。通过画龙点睛,增强思想性,从而构成一个颇有特点的叙事体系,形象而又深刻地向人们讲述中国故事。

突出主题,彰显亮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灿若星辰的英雄人物,他们创造了众多杰出的历史功绩。这就要求作者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本书对着重推介的60位人物作了通盘考虑,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既有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又有普通群众;既有汉族代表人物,又有少数民族代表人物;既有反抗侵略的斗士,又有和平友好的使者。这些人物都成长和拼搏在不同的历史环境里,有着各自的历史局限性,作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把他们摆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剖析,不求全责备,苛求前人;围绕每个部分的主题内容展开,抓住传主的鲜明特征、价值取向、传统美德,去糟取精,肯定其主流方面,挖掘闪光点,凝聚正能量。如写降清的原郑成功部将施琅,指出他热爱祖国,追求统一,效力康熙政权统一台湾、巩固海疆,实现“耕凿从此九壤同”,与当年郑成功“开辟荆榛逐荷夷”一样,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都符合包括台湾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再如写左宗棠,既没有讳避他镇压农民起义之过,更突出指出他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变本加厉欺凌宰割的情势下,敢于抗击外敌,舆榇出关,以决一死战的英雄气概,提振士气,为收复新疆、保卫祖国、维护统一建立的历史性功勋,谱写了近代史上亮丽的一页。作者重视透过有情节的感人故事提升到哲理,形成共识,领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整合中国故事的教育资源和育人功能,达到以人为镜,以史鉴今的效果。

语言鲜活,诗情抒怀。这本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摆脱了空洞说教、抽象论理,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拨动心弦的故事奉献在读者的面前。作者在确保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饱含深情,透视了众多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之鲜活起来。如在渥巴锡率土尔扈特部重投祖国怀抱篇中,层层描述他们被迫离家园、始终念祖国,压力无所惧、归属不可变和甘历百般险、向东万里归的归箭之心,凸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舍身变法的谭嗣同篇中,以他临危多次拒绝出走的细节及其内心表白,烘托了“甘愿流血从我始”的坚定意志,激励众多热血青年走上救国救民之路。在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篇中,细说他赴难前在手帕上写《与妻书》,开始“泪珠和笔墨齐下”几乎“不能竟书”的情状,直至最后敞开“天下人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和“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的广阔胸襟,真切感人。本书常以诗词佳句为载体,刻画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理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定有天下,以为一家”的统一理念……融合于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的血肉身躯和闪光业绩,直奔读者眼底。这些渗透着民族精神的崇高境界和血脉传承,曾经激励着几代人救亡图存的责任担当,时至今日,仍然鼓舞着处于新时代的后来者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心壮志,为“中国梦”梦想成真而奋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