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侵华日军竟挂我军资历章
——抗战题材影视剧的胡拼乱凑应当休矣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中的日军军服
明显为我军07式资历章的截图
近日,某抗战题材电视剧中,日本军服上竟然出现我军07式服装的级别资历章,只不过,把三排的团职资历章全排成了军龄略章。军装加设资历章是为了彰显职务、军龄信息,我军采用07式军装时间不长,并且首次加设资历章,这种冒用更凸显荒唐、刺眼!
诚然,拍摄者应不是别有用心,也许只是图方便为了降低成本拿来用用,但这随便一拿,却丢失了专业精神,伤害了军人感情,违反了相关法规。将明显是解放军的标志性服饰佩戴在侵华日军身上,让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们情何以堪?是二战日军资历章无处可寻吗?上网简单搜索,军史专家沈尼克博文《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中,二战期间日本军服原品插图的照片清晰可见。军服本身具有国家民族意义,标志饰品更是军服上的显性、敏感元素。物件虽小,却承载着军人浓厚情义的大内涵。
进入新时期,大部分观众对影视剧抱着最大的宽容,文艺作品不是专业的军事纪录片、科教片,不苛求全面还原历史;小制作电视剧需要控制成本,适当就地取材未尝不可。然而,年代可以有出入,但大的时代不能错。例如,军迷们发现《亮剑》中出现 “1940年用上1943年才研制的汤姆森冲锋枪”,这好歹都属于一个大时代。但某偶像抗战剧中,明星主演抗日战士时穿着拉风的皮夹克,就是常规元素穿越时代了;成本可控,但要力求真实感。换言之,京剧能以竹鞭为马,影视剧却不可以进行符号性、会意性的代替,因而,影视剧在节约道具、演员等方面是有限制的;角度自由,但细节必须“工笔”。“资历章”对比《亮剑》的“用错枪”,可以看出,枪械、车辆等常规道具是中性元素,有点出入问题不大,但徽章、旗帜等富含民族、政治的标志性元素就是显性、敏感元素,表意价值胜于实体。
影视剧创作如何把握尺度?除了自觉之外,更要加强对显性、敏感性硬伤的审核,另外,应建立甄别纠错机制,不要让类似错误再次发生。当下影视剧在不断穿越、穿帮的同时,军史节目专家们更应竭力呼吁以正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