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连的门厅里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画着一个类似数学中的“大坐标”,纵轴上写着:昨天、今天、明天;横轴上写着:个人、连队、军队,并用小红旗标明了连队所在位置。指导员王志军介绍说,这个“神枪坐标”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一茬一茬传下来的。当时部队开展“讲传统、忆传统”教育活动,别的连队都拿出了革命先辈留下的军刀、奖章、干粮袋等“传家宝”开展教育,四连干部却别出心裁,绘制了这么一个“大坐标”,启迪每名官兵把连队和自己放在历史的坐标上思索问题,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每当新兵下连、新干部调入,连队都要组织他们围着“神枪坐标”搞教育:“把四连放在军队的历史坐标上,昨天的四连是军中的一面旗帜;把个人放在四连的历史坐标上,今天的你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圆点。要想让四连这面旗帜永远不倒,就需要每名官兵把个人利益与连队荣誉融为一体,敢于担当,为四连争取更大更高的荣誉。”
去年夏天,上级考核四连四百米障碍,战士张鑫跑到距离终点50米处,不小心崴了脚,连续跌倒两次,可他硬是拖着伤腿爬到终点。考核员几次劝阻,他都不听:“我是四连的兵,爬也要爬到终点,决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影响连队的成绩。”
“我是‘神枪手四连’第45代传人,这是我的枪,枪号是……在我手中曾经获得过集团军特战比武第一名。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能将‘神枪精神’传下去!”“接过这支钢枪,就接过了一份荣耀、责任和忠诚,我一定谨记你的嘱托……”看着去年“神枪交接”仪式的视频,记者被那庄严而神圣的场面所震撼和鼓舞。
在四连,有一个传承了近50年的特殊仪式,那就是每年老兵退伍前组织的“神枪交接”仪式。仪式上退伍老兵胸戴大红花整齐列队,向连旗敬礼告别。随后拿起伴随自己多年的钢枪进行实弹射击表演,最后为钢枪戴上红花,一对一面向下一代“神枪传人”讲述钢枪所获得的荣誉和自己的嘱托,新一代“神枪手”接过钢枪后表决心、言承诺。这个仪式除了表达对退伍老兵的敬意,更多是传承部队长期以来积累沉淀的优良传统和战斗作风。经过几十年的传承和创新,“神枪交接”已成为“神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加过“神枪交接”仪式的战士都有这样的感悟:在那种严肃而又庄重的仪式上,一名四连战士的荣誉感油然而生。虽然枪还是同样的枪,但却感觉沉重了许多,因为它承载了一代代英雄的嘱托。在接过钢枪的那一刻,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守护不住“神枪”的荣誉,就不配做四连的兵。
2012年底,四连近半数班长骨干将要离队,就在老兵摘下军衔标志的那天上午,团里突然下发通知,要在当天下午组织建制连比武,提前检验老兵离队后的部队战斗力。接到通知后,其他连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比武前的突击训练上,而四连却依然按照计划组织一年一度的“神枪交接”仪式,只是在仪式结束前进行了简单的考前动员。看似浪费了比武前的宝贵加训时间,实则通过“神枪交接”仪式极大地鼓舞了四连官兵的士气。当天下午,四连官兵斗志昂扬参加比武,取得了单项第一最多、综合成绩第一的佳绩。
(《解放军报》2014年9月26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