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旅文化>>文化长廊>>万象>>正文

疯狂的艺术!梵高之耳成功复制 有听觉可对其说话

来源:成都商报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12-15 10:48

据英国《卫报》昨天报道,19世纪的荷兰艺术家梵高据说是在1888年精神疾病发作的时候割下了自己的左耳。如今,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展出了一只用梵高基因造出的耳朵复制品。梵高在艺术上的成就众人皆知。然而他生前的一些事情却一直存在谜团,据说他因精神疾病的困扰,而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没想到,100多年后,它的耳朵也以如此表现主义的形式“重生”,更是引起艺术界和科学界的关注。

“梵高之耳”结合科技和艺术

这件作品由女艺术家Diemut Strebe创作而成。艺术家来自美国,她使用科学手段制造了这件极为疯狂的艺术品———使用3D打印技术和DNA技术复制了“梵高之耳”。难道这只耳朵是塑料制作的?错。这只耳朵中包含的活细胞样本,是从梵高的弟弟提奥(Theo)的玄孙Lieuwe身上采集的,二人共有十六分之一相同基因。值得一提的是,Strebe最初的计划是从梵高曾经舔过的信封上提取他本人的DNA,但不幸的是,最终提取出来的DNA被证明不是梵高的。“科学是我手中的画笔,就像油漆之于梵高。”Strebe这样说。

利用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和计算机软件,艺术家可以根据梵高耳朵的实际形状打印细胞。据悉,细胞被打印出来后,在美国波士顿的布里格姆女子医院里,Strebe把细胞培育成为一只完整的耳朵。实际上,无论参观这件艺术品的人信不信,从技术角度说,这只耳朵是“活”的,因为它是用活的人体细胞做出来的,而且已形成软骨。如果这还不够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这只耳朵还有听觉”。《卫报》从展出这件作品的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了解到这样一个说法,“您可以对这只耳朵说话。声音会通过计算机软件转换为模拟实时神经冲动的信号。”这件作品将在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展出到今年7月6日。由于被浸泡在营养液中,理论上这只耳朵可以存活很多年。在接受采访时,艺术家称制作这件作品是想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她计划在明年将这只耳朵带去纽约展出。

当然,“梵高之耳”的重生,包含的科技含量注定充满传奇色彩,就如同科幻片一样:作为数十年来最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这种“人体器官再造”在上世纪60年代初,前苏联科学家就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狗的“全头移植”手术,引起全球轰动。两年后,美国科学家将换头技术推进了一大步,成功地进行了“动物异种换头”,把一只小狗的脑袋搬到一只猴子的脖子上,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当时几乎全球所有的医学家都认为,由于机体强烈的排异反应,“异种移头”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技术,就是“基因再造器官”的基础之一。上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台了“人类基因组解读计划”,这被认为是生命科学的第一个超级大计划。在规模上,足以和太空探险、制造原子弹和登月等工程媲美。基因革命的意义是,它彻底摇撼了生命的根基,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植物、动物都可以复制的世界。

很显然,伴随着对梵高的迷恋和最新潮的3D打印技术,Diemut Strebe最终让这个疯狂的计划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