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这样的人民军队必定受人民拥护,也必然是产生和培育雷锋这样伟大士兵的沃土
当年,毛委员背着粮食,朱德军长挑着粮担,走在井冈山道时,不知他们是否预见,这个军队里将来会走出雷锋这样一个士兵?然而,我们深深知道,建立新型人民军队,培养新型革命军人是“朱毛红军”的理想,而雷锋也必然产生在这片沃土上。
中国军队的历史悠长,但多是“天子”“皇家”“朕”的军队。在历史上一些久负盛名的军队也以“家”和域名相称,如“杨家将”“岳家军”“戚家军”“湘军”“淮军”等等。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开天辟地地把自己称作人民的军队。
曾经跟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的陈士榘上将回忆道:“当时我们的旗号,虽然已经改为工农革命军,打的是五角星加镰刀斧头的红旗,但部队的服装样式与旧军队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旧军队留给老百姓最深刻的印象是抓夫、派差、拿东西不给钱,动不动打人、骂人。老百姓见到‘丘八’就要‘跑反’。我们虽是工农革命的军队,但由于部队成员大部分是从旧军队来的,旧的习气还没清除,新的纪律还没建立,因此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不利军民团结。”他还说:“毛委员在上井冈山时,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我们班有人曾在行军休息的时候,到老百姓地里拾过一个露在地面的红薯。经毛委员这一宣布和解释,我才明确的认识到这是违反纪律的行为。1928年初,毛委员又在遂川城里把部队集合起来,宣布了六项注意。1929年春,毛委员根据群众的反映,把‘六项注意’改为‘八项注意’。后来又增添为‘十项注意’,最后又将大便找厕所等两项删掉,变为‘八项注意’,项目便固定下来。从此完全改变了我军同群众的关系。”
毛泽东在总结井冈山斗争时指出:“红军士兵大部分是由雇佣军队来的,但一到红军即变了性质。首先是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
1929年,在闽南古田,毛泽东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彻底肃清了旧军队对红军的影响,使整个红军从此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
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代表全党又一次宣布:“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宗旨。”
这就是人民军队制胜的根本原因!凡是步入这个队伍的每一个成员,无论你是贫苦百姓还是当过旧军官,你都必须把人民当做父母,为人民利益而战。
1958年8月1日,朱德在大型丛书《星火燎原》的序文中,充满深情地写道:“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地主、资本家是不允许人民有军队的,所以人民解放军一诞生,反动军队就天天打,天天围攻。但是这支军队有了共产党领导,有了无产阶级的政治挂帅,有了人民的拥护,她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越打越大,越战越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这样的人民军队必定受人民拥护,也必然是产生和培育雷锋这样伟大士兵的沃土。归根结底,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是雷锋精神的源头。
雷锋出现的时代,是新生的共和国在一穷二白基础上搞建设、需要普通劳动者“平凡而有为”的时代;是执政的共产党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灾害及敌对势力的打压封锁、保证“党和国家不变色”的时代;是千千万万的翻身得解放者期盼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构建“共和国精神大厦”的时代。而雷锋对信仰的执着坚守,对党的忠诚热爱,对国家集体的无私奉献,对人民的大爱情怀,对工作的诚敬守信,以及他那脍炙人口的哲理名言,无疑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答卷。
1963年,毛泽东应《中国青年》杂志的请求,亲笔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7个大字。他对秘书林克强调说:“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从1963年到1965年,毛泽东曾先后6次讲雷锋,2次观看电影和话剧《雷锋》。他倡导“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要求“学雷锋讲求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强调“领导干部也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赞赏“此人懂得一点哲学”,明确表示“向雷锋学习,也包括我自己”。一位领袖对一位士兵如此钟爱,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而毛泽东“我也要向雷锋学习”的内心表白,更体现了雷锋的精神品质在领袖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