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代英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在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军事活动亦占有重要位置。曾任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总教官,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他对人民军队创建与发展的卓越贡献将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一、恽代英是我党最早认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我党没有自己独立的革命武装,对直接组织领导军队进行革命战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党的领导机关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最终导致大革命失败。尽管如此,党内一些有识之士,还是较早地认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作了可贵的探索。恽代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恽代英对建立革命武装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追溯到1922年。这一年的9月25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发表《民治运动》一文,强调指出:“从来社会的凝结,战争是一个重要的力量。我们不能够靠讲道理结合什么有力的团体。我们要鼓吹反抗强权的学说,而且引他们向各种黑暗的势力作战。”他在文中鲜明地提出:“时机危急了!我们要赶快组织作战的军队,为民治政治,向一切黑暗的势力宣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早期阐述武装斗争思想的一篇重要著作。
在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期,恽代英以一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深邃洞察力,对开展武装斗争的群众基础、依靠力量和组织方式等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阐述。关于武力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问题。他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主革命要想取得胜利,不仅要注重产业工人的力量,而且还要组织军队,使武力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关于组织农民参加国民革命问题。他指出,中国革命“若不是能得着大多数农民的赞助,不容易有力量而进于成功。”他号召农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农会,“编练农军”,参加国民革命。关于组织青年学生与武装斗争相结合问题。他认为,“青年学生赤手空拳,手无寸铁,打天下是不成的”。他倡议全国中等以上各校学生组织学生军,讲求军事教育,“以为领导农民工人武装起来,以革命手段,打倒帝国主义的准备”。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恽代英对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有了认识。为了应付危局,恽代英迫切要求建立革命武装,曾向武汉国民政府提出组织二千五百名“志愿兵”的计划。夏斗寅叛变后,他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员编为中央独立师,亲任党代表,率中央独立师赴前线作战。
在党的幼年时期,在全党对于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缺乏认识的情况下,恽代英对武装斗争能够有这些独到的见解,实属难能可贵。他在武装斗争问题上的理论与实践,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国共产党尔后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