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队出版人眼中的“出版人才大趋势”
——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六名编辑对互联网时代编辑的解读
■长征出版社

2016年11月5日,时值邹韬奋同志诞辰121周年纪念日,第五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南京举行。全国出版界360多位代表相聚在一起,以"创新·跨界·融合——出版人才发展大趋势"为主题,畅谈如何继续弘扬和传承韬奋精神,培养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人才。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应邀派出人员参加论坛,六名编辑对互联网时代的军队出版人才发展大趋势有了全新理解,让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图书发行编辑要跟上互联网时代步伐
■发行编辑(发行部主任)衡保文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受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对图书的要求高了,传统的内容用传统的表现形式,读者已不买账了,发行常常是事倍功半。因此,有专家和地方同行提出发行不能搞单打独斗,要与编辑,尤其是要和担任重大选题策划的编辑融为一体,共同完成图书出版发行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全媒体时代,发行人员其实也是图书编辑,有专家称之为发行编辑,我认为是有道理的。这在长征出版社近年的实践中,我们就做过诸多有益探索,如社领导策划“强军梦系列”丛书时,我们和他们一块反复调研后形成共识,注重通过讲故事来强化有效传播;注意用基层官兵喜闻乐见的新口吻,在讲故事中说道理,在说道理时讲故事,并将网言网语融入生动的故事中。一改“我说你听”的居高临下为“为您服务”的俯身贴近。正是如此,此丛书还未出版,就不断有电话订货。这是当前图书发行的“逆袭现象”。本社其他品牌图书,如“部队热点难点问题面对面”“中国军事报人金钥匙文库”等丛书,由于发行提前参与编辑策划等流程,效果亦然。
反过来说,文字编辑也要改变传统的编辑流程,与发行编辑一同面对“用户”,通过与"用户"零距离接触,把“用户至上”的原则落实到每一个选题中——由模糊的、缺乏具体对象的大众营销,真正贴近官兵,确保有效传播,定点到位。
如本社近年出版的《说说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成就》的“说说系列”和如前所述的“强军梦系列”等数十本获奖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图书,既是这种特殊生产模式的充分体现,也是获得受众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就要求发行人员要真正把自己当成编辑,除掌握发行技能外,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编辑知识,掌握互联网技术,根据编辑、出版、发行的团队需要,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好网络传播途径,如会使用微信平台、QQ等,以新的方式推介图书。目前,本社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建立的170多家"长征书屋",都通过网络实现了在线图书推介。力争"十三五"期间建立500多家"长征书屋",把网络推介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