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沦陷,听《黄河大合唱》叙说“我们抱定必胜决心保卫何方”

鲁迅艺术学院
我党早在抗战初期就已经开始了战时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开展,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林柏渠与徐特立等人联名撰文鲁迅艺术学院的《创立缘起》,文中指出,“艺术是宣传、发动和组织群众的最有力的武器,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已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创立鲁迅艺术学院,要沿着鲁迅开辟的道路前进。”1938年4月10日,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诞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文学艺术类学校。此后,鲁艺创作了诸如《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南泥湾》 等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这些作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极大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光未然

冼星海
我们熟悉的《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和光未然于1939年在延安创作完成的。当时武汉沦陷,诗人光未然在前往延安的途中渡过黄河,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工在黄河风浪中搏击的情景,有感于艰苦卓绝的抗战环境,在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 。冼星海在1939年除夕联欢会上听到了《黄河吟》的朗诵后,连续在延安的窑洞里抱病创作6天,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以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填词,热情激昂的歌颂了中华儿女奋起抗战、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我们最为熟悉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这样开篇的:“但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啊,谁愿像猪羊一般任人宰割?我们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这一曲合唱的歌声中所传递的信念和决心,而这传唱至今的不朽乐章,也让我们后辈人能够感受战争时代中国人民喷薄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