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制作,让节目有意思
《真正男子汉》缘何能引爆观众对中国军人的关注?
答案很多,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有意思!这非常符合当下青年观众的口味。参加节目制作的导演组成员对此深有感慨。
作为国防教育节目,《真正男子汉》首开“真人秀”节目之先河,进入军营进行实地拍摄。它浓缩了明星从入伍新兵到优秀战士的“成长过程”,全景式地将军人的训练与生活情况真实地呈现给观众,这种“真人秀”制作方式无疑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掀起了一股席卷各个年龄阶层的“军营硬汉风暴”,让关于军人、真正男子汉的话题在网络与现实生活中持续升温。
“以往的国防教育宣传无非就是发发传单、挂挂横幅、搞搞展览,即使现在媒体平台多了,国防教育微信公众号、网站、微博等相继开通,关注量、粉丝数依然不多。”一位多年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机关干部难掩忧虑地告诉记者。前不久,他们印制了近万份宣传单,可递到游客手上时,却被当作扇子用。
国防教育走过场,内容换汤不换药,怎么能让人起劲?形式呆板,内容陈旧,如何真正走进老百姓的心里?湖南省国防教育办公室主任赵伍芳感到,问题的根子不在民众,而在于各级国防教育的组织者。只有紧跟时代发展,抓住“热点”“焦点”,跟着受众感觉走,实现内容的多元化、真实化,才能形成“共鸣点”,才更具有感召力、影响力和渗透力。
“跟着受众感觉走,吸引受众绝非是盲目迎合受众,而是要牵住‘牛鼻子’。”湖南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刘明建认为,国防教育贵在把有意义的东西讲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东西做得有意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而《真正男子汉》正是如此,它通过“走心”的制作,打破以往国防教育的宣传方式,再现了性格各异的男女明星,深入一线部队,在空军的各个兵种经历5次3天2晚的军营体验。利用明星以往“松散自在”的印象与军队纪律严明、快节奏、高强度的环境进行碰撞,激发出许多有趣的情景,通过鲜明对比,让观众在笑声中深刻体会出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
为了让节目更加真实,《真正男子汉》的拍摄顺序都是按照部队的训练计划来制定的。一位导演告诉记者,我们无非就是用一种多元方式,充分展示部队和军人是什么样,再通过节目中蕴含的趣味、流泪的元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娱乐的形态下,包裹着的是一颗赤诚的国防初心。一位粉丝跟帖留言:“起初看电视宣传,并未引起多大兴趣,以为纯粹是明星搞笑,有何意义?结果看了以后,却被真实的军营生活深深地吸引住了。”
话题引导,让思考更深入
11月11日晚,《真正男子汉》第二季播出的第四期节目,收视率又为周五节目最高,节目忠实度持续高位。当晚节目中,“一等警报”数次突响、“数码读音”教学、心肺复苏现场实练等全新体验吸引了观众收看,部分观众在收看后通过微博跟帖等方式表达了对空军部队的向往。
随着节目的热播,军营里“最可爱的人”瞬间变成了网络红人。“冷面教官”刘金沂、“暖男班长”王威、“耿直班长”杨远等,都在每周五晚滚动刷新着各论坛贴吧的话题留言,成为这档综艺节目里最大的亮点。
犹记得“九·三”阅兵点燃了全国人民爱国爱军热情,对军人群体的赞美和敬仰也达到了几年来的巅峰。然而,随着阅兵热潮褪去,关于“军人优先”话题的论战和“假军人求婚”事件在大众舆论中掀起波澜,时常有心术不正者伺机作梗,抹黑军人形象。民众对润物细无声的国防教育有着更多期待。
《真正男子汉》的成功,俨然成了创新国防教育的范本。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将国防教育各类元素自如运用,要求全军学唱的《强军战歌》在节目中反复出现。部队的训练镜头、阅兵镜头、电影资料等,都被自然地剪辑插入到节目中,进一步渲染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无论是从内容制作还是角色安排,整个节目无疑都是一次军地“大联谊”,相比湖南卫视以往的国防教育宣传,此节目的影响力更加持久有效。
第二季《真正男子汉》首战来到了“雷神突击队”,教官和班长从直升机上威风凛凛的出场,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强大气场。在《真正男子汉》第一季中,6位“明星新兵”的班长姜伟看到大屏幕上的亲人时哭成了泪人,8年没有回家的他喊出“一家不圆万家圆”的心语,一位男星含着泪说:“我意识到,我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有他们在付出,有他们在替我们守卫着这个家园,我有安全感,我放心。”这些明星就这样带着观众了解中国军队、理解中国军人。
战斗英模、老山战役主攻营原营长臧雷评价说:“这个节目没有一句大道理,也不喊口号,全部通过人物行为的描述,通过事件,让大家受到感染,这正是它的成功之处。”
为确保国防教育效果落细落实,《真正男子汉》更是创新推出了“国防教育名校行”活动,每周一场在全国知名高校进行宣传,努力把节目的影响力带到最核心的人群——当代青年,以吸引大批热血男儿的关注。青年学子纷纷表示,虽然每一位军人的个性有所不同,但其热血、直率、温暖、刚毅的特质让他们感受到了当代革命军人的风采。
窥一斑而知全豹。《真正男子汉》的热播,让国防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为我们创新国防教育提供了一些思考。但摄像机毕竟是一个有限的框架,是框架就有所选择,电视节目毕竟只能反映部队生活的一个个侧面,并不能代替部队的所有,如何让全民国防教育走心入脑,仍将任重道远。
(《中国国防报》2016年12月05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