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绵延的记忆 永恒的家国

来源:新华社作者:王曙晖、许雪毅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5-28 21:44

传承与发展:国家努力民间发力

28日,在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罗秀湖上,三艘龙船并发,或前后追逐,或左右穿梭,表达先民端午驱除“五毒”的美好愿望。

这种“罗店龙船”在当地人的生活与记忆中流传了400多年,但技艺一度濒危。1992年,刚退休的张福成老人和哥哥花了三四万元积蓄,复原造出一艘新龙船。他们没想到,镇政府购买了龙船,并在1994年举办了首届龙船文化节。

如今,罗店划龙船习俗,既是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也是上海地区标志性的端午民俗。“希望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喜欢并学习这门手艺。”张福成老人说。

文化的“新陈代谢”中,国家在努力,民间也在发力。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全国共颁布了数十部涉及端午等传统文化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

今年初,中办、国办公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是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

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滋养文化创作,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菖蒲绿艾幽香溢,便是一年端午时;江上招魂承古俗,龙腾竞渡展雄姿……”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68岁的黄家兆看到田边的菖蒲和艾草,琢磨写作这首《端午秭归》,直到当晚老伴问了才想起农具丢在田里。

“把生活当做诗,把诗当做生活。我们是农民,我们是诗人,我们是屈乡人……”“三闾骚坛”社长黄琼告诉记者,“三闾骚坛”是诞生于明代的中国第一个农民诗社,目前有社员近百名。“泥腿子”诗人们白天拿锄勤耕作,晚上握笔写春秋,纪念屈原、抒写生活感悟。

在一些人担心年轻人被西方节庆所吸引、与传统节庆渐行渐远时,2008年开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国家假日,古老文化传统回归现代生活。

尽管有些人调侃端午、中秋成了“粽子节”“月饼节”,但美食滋养的不只是我们的胃,还有心灵。在上海老字号杏花楼前,从事销售行业的袁德宏排队等待购买粽子。他说:“端午节吃粽子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这是我们的文化信条。”享受美食和假日狂欢的同时,大家也在无形中延续民族情感和精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