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红的新闻作品为啥接地气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周枚玫责任编辑:王俊
2017-05-09 15:46

【人物篇之三】

如何让人物“活”起来、有个性、短下去?

《李秋贵的“穷琢磨”》抓住了人物个性,谋篇结构围绕凸现个性,众多素材由此取舍;写人叙事紧贴个性,不能体现个性的材料毫不留情地舍弃,而能体现个性的材料哪怕是鸡零狗碎的都可派上用场。这样,文章便会活起来、短下来。

采写人物,光记故事还不够,须下功夫挖掘人物个性。否则,就写不出形象栩栩如生的人物来。

作品节选:

《李秋贵的“穷琢磨”》

身高1.82米的李秋贵,一脸黑疙瘩,两手像锉刀。“老班长”一当就是12年。干啥的?修理工。平时,大伙都爱唤他“阿贵”。

阿贵不爱钱,不图名,就爱一样——穷琢磨。

阿贵就这样,任班长的职,操团长的心,整天穷琢磨没个完。

阿贵穷琢磨一番,发明了“班用野炊炉”,烧水做饭能同时进行;部队配发的野战炊事车只有手制动,运动中像一头野牛,常与牵引车打架,阿贵穷琢磨一番,给加了个刹车制动附加装置,“野牛”从此驯服了……诸如此类直接为部队服务的革新创造,阿贵共搞成了33项。其中如野战伤员输送车,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被推广全军。

阿贵又穷琢磨开了。啃了20多本焊接方面的书,国内能买到的焊条都买来试了一遍。土焊条、洋焊条,焊了一圈又转回来,居然用普通焊条解决了难题,发明了名曰铸铁冷焊的新工艺,特种车起死回生了。这项新工艺在军内推广后,成功率达100%。

阿贵真是精得可爱,“傻”得可敬。为了部队的现代化,他自己浑身是伤:救火烧聋了一只耳朵,满脸黑疙瘩也由此而起;比武时车床飞起的铁屑打伤了一只眼睛,铁屑现在还残留在瞳孔中;因加班过累被焊枪烧伤了一只手。老婆孩子也跟他受了苦:因执行战备任务,孩子患病连拍三封电报没能催回他,结果耽误了治疗,一个聪明的女孩留下脑膜炎后遗症。一见这孩子,战友们和他就流泪……

由于他的突出奉献,经军区特批,他被破格提升为上尉修理所长、助理工程师,当了12年的班长终于画上了句号。他作为全国两用人才先进个人,在天安门城楼受到中央和军委首长接见。战友们问他与中央首长握手时的感觉,他说:“我的手太粗糙,生怕把首长们的手握伤了,没敢用劲。”

(《解放军报》1995年2月3日一版)

此篇若无“穷琢磨”三字,肯定又是一副死面孔。李秋贵是个老典型,写他的文章不少,但大多冗长死板,原因在于没有抓住他的个性。作者在采访中全力捕捉他的个性,逮住“穷琢磨”三个字。这既是他的个性,又有普遍意义,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要办成几件事,非发扬“穷琢磨”的精神不可。这样,一个修理班长的新闻价值便出来了。此稿能上一版头条,原因大约在此。

(此书可在解放军报社长征出版社发行部和读者服务部选购,发行部:010-66720012/读者服务部:010-68522684)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