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进(中)与技术人员现场探讨。(资料图片)
1949年4月23日,伴随着渡江战役的隆隆炮声,新中国人民海军正式诞生。16年后的这一天,张进出生于重庆的一个教师家庭。因此,他经常与朋友、同事们说:“我与人民海军同一个生日,我一生与海军有缘,与军工有缘……”前卫是海军军工企业,张进这个“当家人”不仅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更要承担起构筑国家“水下长城”的光荣任务。
边吃边聊,张进突然问道:“小万,你看没看电影《甲午大海战》?”“没有。”“今年是甲午海战一百二十周年,这个电影值得一看。”张进表情凝重,若有所思地说:“这部电影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伊东祐亨与第一游击队司令官坪井航三在军舰上有一场对话。”“他们说啥了?”“坪井航三说:‘假如他们打进我们吉野舰弹药库的那颗炮弹,不是臭弹的话,现在我们的位置也许就是倒过来的。’小万,我看完这个镜头,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真是气愤郁闷至极!”“是啊,一枚臭弹也能改变两个国家的历史。”万大田的心情也一下子变得沉郁起来。
“是啊!这幕场景还让我想起另外一部电影。”张进端起酒杯,自斟自饮起来。“是《高山下的花环》吗?”“是啊,‘小北京’不是被敌人的炮弹击中的,而是因为臭弹未发而牺牲的。”说着说着,他眼睛湿润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试图压抑一下自己的情感。他接过雷爽递给他的一张纸巾,拭了一下眼睛。
万大田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陷入短暂的沉默。“小万啊,今天是我生日,我和爽姐请你坐坐,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跟你说,军品是我们前卫的命根子。军品生产一定要保证质量啊!一枚臭弹,不仅关系到一场战争的胜负,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命运;一枚臭弹,不仅关系到一个战士的生命,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责任重大啊!”
万大田没有想到张进以这种方式与他谈心,谈工作,谈前卫的责任和使命。他忽然觉得身边这个如此熟悉的人,一下子变得高大伟岸起来。他满怀感情地说:“进哥,我们都记得您说过的那句话:‘生为军工人,死为海军魂。’放心吧,和您一样,我们不会辜负前卫‘铁军’这份荣誉的。”
“小万,知道天命是什么意思吧?”“嘿嘿……”万大田脸色有些微红,挠挠头:“明白那么一点儿,但说不好。”“孔夫子说的‘知天命’,可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张进娓娓道来:“所以,‘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在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所以做事情就不再过分地追求回报。五十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了。”
“进哥,我看您是五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心,干起工作来比年轻人还疯狂。”“工作是我最大的兴趣,也是我最大的放松。”他坦诚地说,“来,小万,一起加油!干杯!”“干杯!”
两年后的四月,万大田把这段仲春夜排档里的对话告诉了我。现在,我把这个故事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军工人这个群体。最后,我还要告诉读者的是,张进——这个被誉为“国企铁汉”的优秀军工人,2016年6月26日因病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年仅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