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信仰让他们扎根雪域高原半个多世纪?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邵敏 许必成 李蕾责任编辑:王俊
2017-06-20 09:45

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千里冰封、终年积雪。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长年驻守风雪边关,用忠诚和信仰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被誉为云端国门卫士。仰望红其拉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连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官兵?是什么信仰让他们扎根雪域高原半个多世纪?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在生命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卫国戍边的奇迹?请看《解放军报》的报道——

界碑在云里 信念在心中

——品味新疆军区“卫国戍边模范连”官兵的家国情怀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邵 敏 许必成 记 者 李 蕾

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巡逻路上过冰河。(资料图)

【连队名片】 自1949年组建以来,红其拉甫边防连一代代守防官兵始终牢记党和人民重托,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卫国戍边荣光,为维护边境安全稳定作出了突出贡献,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先后被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队”“边防执勤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立集体一等功5次、集体二等功6次、集体三等功8次。

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千里冰封、终年积雪。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长年驻守风雪边关,用忠诚和信仰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被誉为云端国门卫士。

仰望红其拉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连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官兵?是什么信仰让他们扎根雪域高原半个多世纪?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在生命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卫国戍边的奇迹?

6月,记者翻越冰峰达坂,走上海拔4700多米的云端哨所,来到被中央军委授予“卫国戍边模范连”荣誉称号的红其拉甫边防连,和官兵们一起站岗巡逻,聆听他们的戍边故事,品味他们的家国情怀。一首首由官兵自编自唱的歌曲久久回响在记者耳边:“红其拉甫很高很高,红其拉甫很远很远,我们这个地方叫边关,界碑树在云里面……”“大雪封住山、封住路,封不住士兵多彩的情怀……”

从“不愿呆”到“不愿走”,忠诚信仰从哪里来?

党的创新理论润心田

蹚过3条冰河,翻越6座冰雪达坂……巡逻分队终于到达海拔5283米的47号点位。下士杨建刚认真写下“把根扎在边关,把心安在高原”12个字,小心翼翼地将纸条装进瓶子,埋在界碑旁。这是他对雪山的庄严承诺,更是对祖国和人民的铿锵誓言。

然而,当初分配他到红其拉甫边防连时,连队干部连呼两遍“杨建刚”的名字,他都装着没听见,愣是没答一声“到”。“早听说红其拉甫是血染的通道,我一天都呆不下去!”杨建刚给家人打了个电话,“老爸,赶紧想办法让我下山,否则,你恐怕就见不到我了……”

两年服役期将满,家人找好工作盼着儿子退伍,等来的却是杨建刚留队的电话:“老爸,吃了这里的苦,才更加理解这里的甜。在边关的每一天都是为祖国守疆土,挣钱的机会很多,为祖国站岗的使命却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人生更有意义!”

从“不愿呆”到“不愿走”,忠诚信仰从哪里来?“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对人民的坚定信仰,在红其拉甫是呆不下去的。心中有了信仰,守防才有方向和力量,正如习主席指出的那样,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是革命军人的灵魂。”听着指导员王立的介绍,我们走进连队,看见连队干部案头、战士班排宿舍摆放着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摘编、论述读本等创新理论书籍;俱乐部、学习室悬挂着改革强军的解读漫画、名言警句;营区灯箱、橱窗展示着官兵学习动态、心得体会;连队门口的读书机滚动播放着最新讲话、最新思想……

走进边防连就如同走进了创新理论学习的大课堂,团政委胡晨刚告诉记者,环境越艰苦越需要创新理论的浸润滋养,在这里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官兵们学理论学出了忠诚、学出了信仰,越学精神世界越充实。

理想信念之根越扎越深,卫国戍边之情越来越纯。由于驻地海拔高、紫外线强,官兵们无一例外被灼伤,有的脸上落下永久性的高原斑;有的长年在高寒环境执勤巡逻,患上胃病和关节炎;有的在巡逻时受伤留下累累伤痕;有的亲人病重、甚至失去亲人无法及时赶回……无论面对多少矛盾困难,官兵们始终像高原红柳一样扎根风雪边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