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敦刻尔克”,历史上还有哪些战略撤退?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乃千责任编辑:王俊
2017-09-21 11:37

以退为进只求最终胜利

其实,撤退战并不是西方军队的专利。公元前401年希腊雇佣兵因波斯内乱而大撤退,士兵们历时14个月行走6000公里,才从亚洲腹地成功撤退至黑海。当相比之下,我国古代兵法中就有“走为上计”之说,《老子》中还有“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兵道观,以退为进更多的是为了避敌锋芒以求更好的战机。甚至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野心膨胀的日本军队都开展过基斯卡岛撤退作战,足可见撤退战在战役对抗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进行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起初,晋国内乱时公子重耳出逃到楚国,为感激楚成王的热情款待,许下了做晋国国君后打仗时退避三舍的承诺。没想到后来晋楚两国真的刀兵相见,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曾许下的“退避三舍”诺言,借机令晋军撤退以躲避楚军锋芒,巧妙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楚军率军冒进最终被晋军歼灭两翼。在这场战争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战并不是仓促逃跑,而是有计划的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最终利用有利时机一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然,撤退战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掌握战场主动,甚至达成战役目的。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军开始了撤退战,司马懿趁机进攻。蜀国名将姜维令全军调转战旗、擂响战鼓,司马懿方才收兵后退。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名汉军步兵向北出征匈奴,行进三十天后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被对方三万骑兵包围。李陵凭借车城和弓弩手不断将匈奴击退,但在敌人聚集到八万人后,李陵选择边退边战。虽然这是一次失败的撤退战,但它依旧展示出以退为进只求战争胜利的作战信念。

宜昌大撤退历史照片。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也曾有过一次震惊世界的战略大撤退。1938年10月,武汉陷落,宜昌危在旦夕。这时,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撤到宜昌急待入川的军工器材、军用物资和机器设备等大量堆积在宜昌港,还有10万多教师、医生、工程师、商人等中国各界精英汇聚在港口争抢着上船进川。可以说,国破之时全中国90%的兵工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命,此刻都交付宜昌。然而,宜昌扼守着长江三峡,航道狭窄弯曲,滩多浪急、暗礁林立,1500吨以上的轮船不能直达重庆且夜晚不能航行。同时,枯水期一到运载大型机器设备的船只根本无法开航,当时实际上能拿得出手的运输船只更是奇缺。关键时刻,经营船运运输民生公司的“船王”卢作孚迅速调配了20余艘船只,在40天内将本来可能需要1年时间运输的人员和物资运送入川,同时还将川军的6个师和5000余吨弹药辎重运送到作战前线,川军将士更是称赞民生公司是“长江上的航空母舰”。对于这次成功上演比敦刻尔克更为精彩的“宜昌大撤退”,事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曾反思,如果在1938年攻占武汉作战的同时就攻占宜昌,将发挥超乎寻常的战略价值,足可见“宜昌大撤退”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