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家书,铁匠“刀郎”给在部队当兵的儿子写了啥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罗子龙 余煜责任编辑:王俊
2017-09-26 09:57

初入军营,熊磊和许多新兵一样感到很不适应,一纸“诉苦信”寄回了家。很快,熊磊便连续收到父亲的两封回信。信中,“刀郎”这样说:“家中种的土豆原产于北方,移植到南方却仍有顽强的生命力,虽其貌不扬,不像苹果、石榴张扬枝头,却将果实埋藏地下,且营养成分高。做人,要像土豆一样,谦虚、平凡、耐用、顽强……”朴实而耐人寻味的话语立马帮熊磊稳住了心神,增添了信心。

入伍第二年,学习驾驶的愿望落空,倍感失落的熊磊打电话向父亲诉苦。不久,他就收到了家书:“几十年的铁匠生涯,我悟出个道理,一把好刀,不是全钢,要拿钢和铁糅合在一起,经过千锤百炼,经过锉和削,才可以打造出精锋,就像做人一样。你要坚强自信。虽然没有当上驾驶员,但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神圣崇高的。我为你骄傲。”父亲的话语,解开了儿子的心结。身边的战友发现,熊磊工作更带劲,训练更刻苦了。

200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刀郎”给儿子去信:“做个有价值的军人是你的梦想,也是我的希望。每当在电视里看到立功受表彰的士兵,我虽羡慕但也坦然。希望你不怕吃苦受累,尽心尽意服役,为合格的当代军人添风采。”性格内敛的熊磊没有回信,只是把父亲的嘱托装进了贴身的上衣口袋。年底,“刀郎”收到了部队寄来的一份快递。他打开一看,心里就乐开了花——快递袋里有一张熊磊荣获“优秀士兵”的喜报。喜报如同火炉里跳跃的火花,那么嫣红而热烈,这是儿子给父亲最好的回信。

自入伍以来,熊磊每一个春节都是在部队度过的。今年1月,领导特批他回家陪父母过春节。然而大年初四,部队临时有紧急任务,熊磊又被紧急召回。面对儿子愧疚的眼神,“刀郎”没有多说,默默地把熊磊送上了火车。这一晚,家中的台灯一直没有熄。当着孩子面没有说出的话,“刀郎”又把它们落在了笔尖:“当人们还处在万家团圆的时光里,你却因一个召唤,便匆匆结束了探亲之旅。与磊一别,又不知要等何月再见。爹舍不得你,但爹更理解,这就是兵的职责……”

“小时候父亲想牵我的手,我总是不让,嫌他的手太糙,扎得我生疼。可我怎么也不敢想,他正是用那布满老茧和伤口的手给我写了10年的信。木心先生说,信是写给别人的日记,日记是写给自己的信。在这个躁动喧嚣的时代,是父亲的书写,给了我军旅人生的最好馈赠。”摩挲着手中的书信,熊磊感慨万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