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贴图>>正文

军舰下水仪式趣闻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常柏林责任编辑:姜紫微2014-07-25 15:45
1943年,美国海军扫雷舰AM-276“皮沃特”号在阿拉巴马海湾造船厂被“推”入水中。

当地时间7月4日,被英国皇家海军寄予厚望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空母舰在苏格兰法夫的罗塞斯船厂举行命名下水仪式。该仪式不仅邀请了英国女王亲临现场,还吸引了数以千计的观者。这场规模宏大的“舰艇秀”在引人瞩目的同时,还激发起人们对西方海军传统的新舰艇下水仪式的好奇。

起源于对海洋的畏惧

通常,完成建造的新舰艇都停靠在船台上等待海军在命名下水仪式上的“认领”。仪式上,舰艇要从船台滑入水中,从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舰艇。

传统上,新舰艇入水的方式有两种,其中最古老、最常见的是“倒退式”,即舰艉向前,沿事先铺设好的滑道缓缓滑入水中,直到舰艇漂浮起来为止。还有一种是气势非凡的“侧滑式”,即舰艇侧身朝向水面,以雷霆万钧之势被“推”入水中,激起冲天的水浪。“侧滑式”自19世纪开始出现,一般在内河、湖泊等水面狭长的场合使用,以避免出现舰艇被“卡”在水面上动弹不得的尴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新造舰艇广泛使用“侧滑式”下水,据说他们的登陆舰艇全部是被从船台上“推”入水道的。

不管用哪种方式入水,新舰艇通常都要享受隆重的下水仪式。追根溯源,这种仪式应该起源于古代人们对海洋的畏惧。有记载的最早的下水仪式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巴比仑。据流传下来的一首叙事诗记载,当年主持下水仪式的人把3盆沥青洒在船身上,并以公牛为牺牲敬献神灵,以求保佑新船只平安。后来,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把这个传统继承下来,在新船下水仪式上都要祈祷神灵护佑。在古希腊,参加下水仪式的人通常头戴橄榄枝编成的花环、大口饮酒以向神灵表达敬意,同时,还要向新船身上泼水以表达祝福。在古罗马,人们还要在新船的后甲板上搭建一座圣坛以做祈祷之用,这可能也是为什么有的国家把船只的后甲板视为特殊、神圣之地的起源之一。

1675年,一艘23桨双桅帆船在马耳他下水,一名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对当时的场景做了详细记录:“两位神父带着一名仆人走上甲板,双膝跪地祈祷了半个小时。随后用手抚摸了每一个桅杆以及船上的其他几处地方,将圣水洒在每个角落。在将这艘船推入水中之前,他们升起一面小尖旗,宣示这艘船已成为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