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军迷贴图>>正文

军舰下水仪式趣闻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常柏林责任编辑:姜紫微2014-07-25 15:45
“掷瓶礼”

从扔金酒杯到“掷瓶礼”

到了17世纪的欧洲,船只下水仪式中的宗教色彩渐渐淡化。在英国,皇室人员或海军高级官员逐渐成为下水仪式的主持者。比如1610年,“皇家王子”号炮舰下水时,主持者就是威尔士王子和一位著名造船商人。

当时的仪式上有一个有趣的传统:当新船沿滑道滑行时,主持者要象征性地从一个金酒杯中喝一口酒,然后把杯中剩下的酒洒在甲板或船头,空酒杯则如新娘捧花般被扔下船,谁抢到归谁。后来,海军造的船越来越多,金酒杯也越扔越多,造船厂受不了了,主办者想了个主意:金酒杯照扔,不过要朝着事先安排好的一个网罩扔,以便回收再利用。到17世纪末,扔金酒杯的习惯终于被在船头碰碎一个瓶子的“掷瓶礼”代替。当然,瓶子里要装上“洗礼圣液”。

初期的“洗礼圣液”通常由某种酒充当。比如,1797年美国“宪法”号战舰下水时,舰长就在舰艏砸碎了一只装满“玛德拉”白葡萄酒的瓶子;1843年“普林斯顿”号战舰下水时用的则是威士忌。除了酒以外,水,甚至果汁也能充当“洗礼圣液”。1858年美国海军“哈特福德”号风帆战列舰下水时曾被“洗礼”了3次:第一次用的是取自大西洋的海水,第二次是康涅狄格河的河水,第三次则是来自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首府)的泉水。

由于香槟被普遍认为是“酒中精华”,因此慢慢成为“洗礼圣液”的主角,“掷瓶礼”也就变身为砸香槟表演。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了长达14年的“禁酒时期”,新舰艇的“洗礼圣液”因此受到影响,不得不回归“以水代酒”。“彭萨科拉”号、“休斯顿”号两艘重型巡洋舰都未能品尝香槟的滋味,V-6潜艇下水时用的甚至是苹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