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媒体报道,日本东京大学一名教授日前将H1N1流感病毒改造成能绕过人类免疫系统的“超级病毒”。一旦这种致命病毒外泄,人类将毫无抵抗力。随着这则消息的传出,病毒武器的狰狞可怕再次引起人们的忧虑。
美国:天花病毒险些用于越战
人类很早就有使用病毒武器的战例,最著名的例子是14世纪塔塔尔人围攻卡法港(位于现乌克兰境内)时,将患鼠疫死亡的士兵尸体扔入城内,引起鼠疫暴发,守军被迫弃城撤离,鼠疫病毒因此被扩散至欧亚各地。据称,人类文明史上灾难性的第二次欧亚大陆鼠疫大流行就是因这次战争而起。然而,西方人并未因病毒的不可控性放弃对它的使用。1763年,英军指挥官埃古叶尔上尉为“消除”与之对抗的北美印地安人部落的战斗力,故意把天花病患者使用过的两条毛毯和一条手帕送给印地安首领。不久后,天花开始在印地安部落中流行,造成北美大陆的土著人大批死亡。这是19世纪之前唯一有当事者文字记载的病毒战战例,也是西方文明史上无耻黑暗的一页。美国的进攻性生物武器研制开发计划始于1942年,是由位于马里兰州迪特里克堡的战争储备署领导进行的。尽管当时已装配了约5000枚含炭疽芽孢的细菌弹,但由于生产环节的安全措施不力,难以大规模生产,美军一直未能在二战中使用。不过他们对病毒武器的热情却并未因此减弱,战争结束后,美军甚至为了得到细菌战技术资料而免除了对几名731部队人员的战犯起诉。作为烈性传染病毒之一,天花向来以生命力强、易大规模布撒并造成感染而成为各国首选的病毒战剂,迪特里克堡基地也一直在研究如何将天花病毒用于战争。通过在恒河猴身上进行的试验,技术人员成功地解决了天花病毒的培养繁殖、保存以及撒播问题,并制造出填充了该病毒的微型烟雾发生器或雾化器。越战期间,美国军方曾试图使用这种武器来解“胡志明小道”问题,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实施。除天花外,美军当时还开展了其他病毒项目的研发和试验,比如为了实施对古巴的生物进攻,秘密研制了一种由多种病毒组合而成的“鸡尾酒”细菌战剂。1969年,美军列出8种“标准”生物战剂,天花尽管威力巨大却并未被包括其中,原因是连美军自己都无法有效防御这种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