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克“穿裙子”
战争结束后,各国坦克设计者们逐渐把附加装甲作为专门的分支进行研究,“土造杂货铺”开始转向正规。
20世纪60年代初,苏联陆军设计出一种外挂侧裙板以保护坦克履带。这是固定在履带挡板上的5块矩形铝板,每块铝板上带有垂直旋转轴,作战时可以像刺猬那样90°张开,能有效保护坦克整个行动机构免受破甲弹的伤害。不过挂装了侧裙板的坦克并不美观(尤其是张开时),坦克兵们自嘲其为“穿裙子的舞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更为重要的附加装甲逐渐诞生并完善,即爆炸式反应装甲。这是一种可排列铺挂在车体表面的方形铁盒,内装含有炸药的橡胶,相当于在坦克外表挂了一层炸药。当坦克受到炮弹或导弹攻击时,铁盒子内的炸药会被引爆,干扰来袭弹药。为了让自己的坦克更安全,有的苏军坦克兵还不惜成本地在车体表面布置了多层反应装甲。
1982年,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坦克部队首次使用了反应装甲。挂装了“布拉泽”反应装甲的以军以60辆的代价,击毁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的500辆坦克。最令人惊奇的是,被击毁击伤的以色列坦克中,乘员竟无一人伤亡,而且约一半的受损坦克经战场抢修后很快又投入了战斗。
反应装甲自此一战成名,据称,这种装甲只对破甲弹之类的“大型反坦克武器”有反应,对23毫米以下的小型弹、炸弹碎片等不敏感,20毫米以下的炮弹、子弹打在上面则根本没有反应、不爆炸。不过也有人指出,这种貌似无敌的装甲也不是没有缺陷。随着反坦克弹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穿甲弹、破甲弹能够突破反应装甲将坦克击穿。据报道,2006年8月,一辆披挂了主动爆炸式反应装甲的英军“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在伊拉克南部遭到反美武装攻击,结果这辆号称“刀枪不入”的坦克竟然被RPG火箭弹击穿驾驶室。
另外,反应装甲的小铁盒子一旦爆炸,产生的碎片很可能对坦克乘员、设备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