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陈毅安:无字家书诉忠诚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田方文 赵宏畚 责任编辑:李佳琦
2021-10-11 15:48:00

无字家书诉忠诚

■田方文 赵宏畚

1923年,陈毅安和李志强在湖南求学时的合影。

他在戎马倥偬岁月,先后给爱人留下54封家书,用率真、温馨表达牵挂,诉说相思,而最后一封家书——第55封家书,却只是两张不见片言的白纸。这封“无字书”的主人,就是烈士陈毅安。

陈毅安,1905年生,湖南湘阴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一团连长、营长。1930年6月,他担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在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8月7日凌晨,他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25岁。

陈毅安骁勇善战,也情深义重。1923年暑假,正在湖南省甲种工业学校读书的陈毅安,在拜访他的语文老师邹老先生时,遇到了师母的外甥女——18岁的李志强。其时,李志强还在湖南省稻田女子师范读书。初次见面,两人就对彼此情有独钟。当年八月中秋,由师母做媒,陈毅安与李志强订下了终身。

此后不久,陈毅安决意投身革命。他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在分别的日子里,书信成为陈毅安与李志强之间的爱情纽带。深爱着陈毅安的李志强,舍不得他流血牺牲,希望他毕业后当教员,不要上前线打仗。陈毅安总是耐心地开导她,并在信中写道:“我上次同你说的,爱情固然要好,但不要成为痴情。换句话说,不要牺牲一切来专讲爱情。如果人人不去流血牺牲,那中国就无药可救了。”

在紧张的战地生活中,陈毅安也不忘同恋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相思。上井冈山后,他曾给李志强写过4封信,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得用,衣也没得穿,但是心情非常的愉快,较之从前过优越生活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但最忧闷、最挂心、最不安心的,就是不能单独同你坐在一起,而且信都很难同你通了。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1929年,陈毅安在井冈山战斗中脚部受伤,秘密回到湖南老家养伤,并与李志强完婚。1930年6月,陈毅安应彭德怀之邀,告别母亲和新婚有孕的妻子,重返部队,担任长沙战役前敌总指挥。8月7日凌晨,他在掩护军团总部撤退时,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弹,不幸壮烈牺牲。

1931年3月,李志强终于再次接到陈毅安的来信。信封上那熟悉的字体,让她欣喜若狂。但当她把信封拆开,瞬间五脏俱焚。信封里只有两张空白的信纸。这是陈毅安在参加大革命时与她的约定:如果他牺牲了,就会托人捎回一封无字家书。当年,陈毅安说这番话的时候,李志强一边捂他的嘴,一边说“别瞎说,别瞎说”。在收到“无字书”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爱人已经牺牲了,仍不停地多方打探消息,痴痴地等待他归来。

1937年9月,李志强带着一丝希望,给延安八路军总部去了一封信,询问丈夫的情况。20天后,她收到八路军彭德怀副总指挥的亲笔回信:“毅安同志为革命奔走。素著功绩,不幸在1930年已阵亡……”噩耗传来,李志强泪流满面、泣不成声。1951年,在毛泽东亲笔签发的首批革命烈士家属光荣纪念证中,陈毅安的证书为第九号,由此他也被称作共和国第九烈士。

陈毅安短暂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的一生,也是忠于爱情、铁骨柔情的一生。这封无字家书就是对他革命精神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