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迎接“云作战”时代?
机械化时代,英国人曾靠战舰统治世界。美国人则把世界置于它那双硕大飞机翅膀的阴影下,并以太空作为瞰制地球的制高点。信息化时代,美国人又将空天力量汇集“云”端,成为跨域全维作战的领头雁。我们只有站在世界军事革命的潮头,树立网络时代作战新理念,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科学筹划、指导与准备未来战争,才能透过“作战云”迷雾,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树立跨域界飞行与战斗理念。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次重大军事变革。“云作战”改变了原有军兵种线性框架内发展与运用的结构与方式,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军种之间的信息壁垒,全面联合原属于各部门、各军种的服务器,真正让信息变成高速流动与共享的宝贵资源,实现跨域界的联合作战。在网络时代,航空、航天和信息网络三大资源相互渗透,加速融合,未来空天攻防作战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的火力打击,而是以信息系统作支撑、以远程精确硬打击与网电攻击武器为拳头的信息—火力一体化综合打击。这使空天进攻更加锐利和高效,空天防御的难度和成本呈指数级增加。为此,我们只有将作战空间与样式的理念,由物理实体空间与网电虚拟空间基本分离,逐步向跨域界融合作战转变,既要高度关注来自空天的硬打击威胁,更要关注空天打击与网电技术高度融合带来的全新作战样式,才能更新空天作战理念,改变传统作战样式,形成正确的网络时代空天军事斗争指导。
其次,强化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思想。“云作战”强调体系信息融合的作用,将彻底改变以平台为中心、军种体系建设为主线的作战体系建设与运用模式。当主要对手作战概念不断更新、作战体系汇集“云”端的时候,我们如果仍以单一武器装备、单一军种作战体系去与网络化“云作战”体系对抗,那么将失去“云作战”先机,难以完成使命任务。为此,我们应该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领,用先进作战理念来指导军队建设顶层设计。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适应网络时代“云作战”环境下的联合作战新要求,冲破原有理念差异、体制界线、技术封锁与利益藩篱等障碍,改变以平台为中心、军种作战体系自行规划论证的习惯做法,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突出体系贡献率指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作战跨域协同综合论证路子,使空天作战体系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满足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需要。
第三,创新作战指挥体制与流程。随着“云作战”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我们未来将面对拥有基于全球信息栅格网络的“蜂窝”式作战指挥结构与极限速度能量的强大对手。在建立健全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基础上,我们应着眼网络时代的作战特征与规律,改变传统的作战任务集中式指挥控制观念与机制,构建基于“四网一体”作战指挥体系的集中指挥、分布式控制和分散执行的“蜂窝”式任务型作战指挥结构与标准化流程,从而适应“云作战”的客观要求。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实时收集、监控、运用各作战系统的海量作战数据,共享战场态势信息,帮助指挥员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定下作战决心,将作战指令以最优流程传达至作战终端;另一方面,建立基于效能化兵力部署、精确化武器装备、精细化作战保障等作战领导管理新模式。这既需要作战理念、指挥体制与指控流程的改变,又需要空天与各类作战系统具备栅格化通信、网络化指挥、分布化控制、精准化保障、实时化评估的功能支撑。这是我们抓住空天领域“云作战”先机,打赢网络时代战争的必然选择。
(作者系国防大学教授,特级飞行员)
(《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2016年02月26日 2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