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国防动员,如何实现质的飞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张硕
2017-04-11 01:06

构建动员大数据,北斗最智慧

记者:依靠北斗系统建立国防动员大数据中心有没有可能实现?

薛志亮:目前,我国北斗系统用户已经达千万量级,可以初步实现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从战略层面打造一体化的国防动员数据中心,将跨层级、跨地域、跨业务的动员数据融合起来进行深度挖掘,为国防动员的准备和运行,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大脑”。

但是国防动员大数据中心还应包含动员资源数质量、空间分布、流转态势等数据信息,以及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综合体。建立国防动员大数据中心除依靠北斗系统外,还需要借助其他技术平台、设施设备和制度规则。

比如,北斗系统的定位导航功能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后,实物型动员对象的空间分布和流转形态就可以以数据的形式实时、直观地呈现出来。

具体来说,当我们开的车就是动员对象时,手机好比植入车子的智能芯片,只要打开手机上的导航地图,就能很清楚地知道车子定位在哪里,目的地在何方,沿途有几条可选择的路线,所选择的路线上哪里畅通、哪里拥堵,这些对掌握动员潜力分布,做出决策规划、制定预案和过程控制是很有利的。可以说,在北斗用户已达千万量级的今天,依托北斗系统、物联网等颠覆性技术群建立国防动员大数据中心正当其时。

谋求效能高增长,北斗最快捷

记者:展望未来,北斗系统怎样为国防动员建设效能提供新的增长点?

薛志亮:北斗系统民用产业发展,为国防动员网络覆盖及动员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良好契机。未来北斗系统将面向智能手机、车载终端、穿戴设备等大众市场,着力开发低能耗、高集成产品,并计划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对接,与长江经济带、智慧城市等重大项目融合。

国防动员可以把握此契机,着力推进动员对象向大众化、全域化、产业化发展,促进提高国防动员的应急应战能力。

在提高组织实施国防动员的时效性和精确度方面,北斗系统配合量子通信、5G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自身通信信道极大拓宽,语音通信以及大容量、高清晰度、实时画面和视频传输成为可能,国防动员可借力完善指挥系统链路、配套建设终端设备。

目前,北斗系统正处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卫星组网、服务范围、功能建设等多个方面正在加速拓展。未来北斗系统为国防动员建设效能提供新的增长点是必然趋势。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