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炮威力。(资料图)
贴近实战,确保上战场不“撂挑子”
什么样的火炮让官兵心里有底?火炮试验站站长纪钟华风趣地回答:“上战场不‘撂挑子’。”
武器装备试验鉴定只有经历实战化考核,才能发现更深层次的缺陷。火炮的技战术指标能否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达标,是影响其作战效能发挥的重要因素,也是火炮进行试验鉴定的重要一环。
就好比不同种类的汽车,有的适合在平地行驶,有的却适合在山地沙漠。而我们的火炮无论在何种恶劣条件下,既要打得响,更要打得准。要做到在各种条件下达标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试验中,参试人员发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有时为解决一个问题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
火炮室工程师李元至今还记得,那年某新型火炮在设计定型试验中,出现弹药卡膛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战友们连续加班2个月,对该型火炮零部件逐一进行测算,最终发现问题原因是火炮个别部件设计不合理,引起弹药运动过程中的磕碰。为此,他们建议工厂对火炮部件重新设计,最后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今年4月,一场某新型火炮动对动试验如期进行。指挥室里, “靶车启动”“战车启动”“战车可以射击”等口令此起彼伏;大屏幕上,只见上士射手杨小波熟练地操作火控系统,在移动靶车进入射击区域3秒后锁定目标,沉着发射,瞬间将2公里外移动的靶车击中。
试验间隙,射手杨小波告诉记者:“现在试验有实战味,不仅考核了火炮,也考核了射手心理素质,我就怕因为自己能力水平不足影响试验进程。”
采访结束,看着试验人员忙碌的身影,记者心中不免感叹:火炮想要拿到一份合格的“准生证”并非易事,我们对火炮的“体检”越严格,战场打赢就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