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激发不怕死敢担当的血性豪情

——济南军区战斗精神培育观摩研讨会发言摘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万坤 付晓辉 陶连鹏 责任编辑:杜汶纹2014-05-19 04:03

清风正气凝聚攻坚锐气

张秋成(军区装备部直工部部长):风气问题,是基层官兵最关注、最息息相关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战斗精神的强弱。正气充盈则心气顺,官兵就精神振奋、英勇无畏;邪风盛行则人心散,官兵就士气低落、精神萎靡。但受各种因素干扰,有的单位制度落实刚性不足、弹性有余,选择性、随意性、阶段性落实的倾向比较明显;有的单位在干部任用、考学提干、立功受奖等官兵高度关注的问题上,有“截留指标”、“照顾关系”等违规行为。这在削弱部队战斗力的同时,极大地败坏了军营风气。推进战斗精神培育常态化长效化,必须下大力纠治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上下功夫,把严纪律、守法规作为核心,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工作重心。在营造团结友爱纯洁和谐内部关系上下功夫,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自我约束、依靠群众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王文全(某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战争年代,官兵战斗信心和精神来源之一就是“相信他们的指挥员能够带领他们打胜仗”,这既有信任问题,更有作风和风气问题。正所谓“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战场上将帅身先士卒,能够催生“可与之赴深溪、可与之俱死”的热血情怀,激发“暴虎冯河、不畏强御”的决心勇气,形成“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战斗合力。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排头,才有什么样的队尾,领导干部的形象是无声的示范,对军心士气有着最直接影响。当前,由于长期“备而不战”产生的和平积习,有的领导干工作抓训练不从实战出发,喜欢出名挂号;有的领导消极保安全,人为降低训练难度,危不施训,险不练兵;还有的领导谋打赢练打赢心思不足,训练场上没有“站排头”。如此一来,何来军心士气?我们抓战斗精神培育,必须建立完善训练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打赢先打假、为战不为看,向训练中的形式主义开刀,把虚浮之风赶出训练场,严肃处理训练内容不落实、训练难度不达标的单位领导,努力营造练兵打仗、带兵打仗浓厚氛围。领导干部想打仗、懂打仗、会打仗,官兵必能打仗、练打仗、打胜仗;领导干部敢担当,官兵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