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战斗精神来自战场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陈航辉责任编辑:牛晨斐2014-05-23 05:36
巴基斯坦军人与中国士兵在联合训练中试用武器。

因工作需要,我与许多国家的军官有过近距离接触,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巴基斯坦军官。与巴军官交流过程中,除了感受到兄弟般的友情外,我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专业、荣誉、责任与担当。

上百个战术场景全在脑中

作为社会精英阶层,巴军官的综合素质很高,无论是个人形象还是言谈举止,无不展示出职业军人作风。其中,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们深厚的战术功底。每次与巴军官讨论战术问题,他们总能熟练地画出相应的战术场景图,并能详细说明面临的威胁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一名巴军中校曾告诉我,每一位巴陆军校级军官脑中都至少装着上百个战术场景!

巴军实行换防制,从守备区到高海拔地区再到反恐任务区,每两年换防一次。因此,每一名巴军官都有在不同地形、多种任务区的部署与作战经历,很多场景都在实战中遇到过。例如,巴军少校军官任期8年,任少校期间,至少要执行2到3次作战部署任务,其中担负作战任务时间占比高达30%左右。

此外,无论是常规作战训练还是反恐作战演练,巴军都倾向于采用场景式训练方式组训。演练“剧本”由刚从战场回来的军官编写,模拟的战术情况往往比实战情况更为复杂。实践证明,这种训练方式能使受训人员在实战中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快速提升。

永远不能丢下自己的部下

巴军等级制度严格,士兵不能与军官同餐,曾有人对此表示不解。事实上,这种情况仅限于守备部队,目的是维护军官的权威。在野战部队,尤其是在艰苦地区或作战区的部队,巴军军官都是和士兵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一位巴军少校曾给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当他还是中尉时,被派往锡亚琴冰川地区驻守一个哨所。有一天,敌人一枚炮弹落到了哨所顶部,虽然炮弹没有对哨所造成实质性破坏,但却在士兵心中留下了阴影。到了晚上,士兵们都不愿回到哨所睡觉。为了恢复士兵信心,他带头搬到哨所办公和休息。连续两天,只有他和他的军士助手睡在哨所。第三天晚上,开始有士兵回到哨所。一周后,所有士兵都回到了哨所,一切恢复正常。故事结尾,他特别指出:在锡亚琴这样条件极端恶劣地区,光靠命令是行不通的,只有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发挥领导作用。

永远不能丢下自己的部下,是巴军军官中的一条铁律。作战中,军官为营救士兵而牺牲、上级军官为营救下级军官而阵亡的事例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巴军军官和士兵的伤亡比率之高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