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文化评论>>正文

警惕那些居心叵测的幕后“导演”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作者:高翔责任编辑:康哲2015-01-06 09:24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索尼公司黑客案,像一出戏,扑朔迷离,精彩纷呈,最重要的是发人深思。

今年早些时候,索尼影像娱乐开拍了一部电影《采访》,内容为美国中央情报局雇用杀手刺杀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因此影片又名《刺杀金正恩》。当然,索尼拍这部电影遭到朝鲜的强烈谴责,称其涉嫌“教唆恐怖主义”。而在11月底,索尼影像娱乐遭到自称“和平守卫者”的黑客攻击,导致公司系统崩溃,内部资料大量泄露,损失不可谓不惨重。黑客还对计划放映该影片的影院发出恐怖袭击威胁,声称要制造另一个“9·11”。

随后,朝鲜被美方调查者列为主要嫌疑对象,朝方则坚决否认,但同时又高度评价该黑客支持朝鲜的行动。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说,索尼方取消影片放映是“一个错误”,声称美国政府“将在我们选择的地点和时间并以我们选择的方式进行回应”,正式以官方身份插手此事,被视为美国可能对朝实施更多经济制裁。索尼方因此又说,索尼“没有屈服”,上映照常进行。在此期间,美方又拒绝朝方共同调查黑客案件的建议,反而要求中国提供协助。中方则指出,虽然中方反对网络攻击和网络恐怖行为,但“下任何结论都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自此,美朝网络战的架势似乎拉开序幕,还有把中国掺和进去的用意。更有意思的是,日前,美朝争斗的一大意外收获就是带动了索尼出品的这部影片在全美的上座率。

索尼公司黑客案发展至今,情节之曲折恐怕并不逊于《刺杀金正恩》,几欲乱花迷了世人眼。但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回顾当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前,把一切罪孽都归于萨达姆的做法,人们就会保持一份清醒:真不能美国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一切还要如中方所主张的,先拿出证据来。否则,重蹈历史覆辙几乎就是必然的。当年,几乎所有人都相信美英媒体中所说的伊拉克极其黑,尤其是西方世界舆论更认为发动伊拉克战争正义至极。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伊拉克战争的发动依据完全建立在美英的虚假新闻和故意误导的情报基础之上,教训极为惨痛。

那么在今天,由《刺杀金正恩》影片到索尼公司遭受黑客袭击,再到美朝互相指责,并扯上中国,难道不让人怀疑:美国在故伎重演。因为其手法、虚拟空间到实质战场的袭击威胁,都和当年伊拉克门前的是非之争非常相似。当年的伊拉克在国际舆论中处于弱势,导致舆论只能受美英等大导演操控和主导。今天的朝鲜,在舆论斗争上显然也有类似伊拉克的难处。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有时会以某种方式重演,但当发现历史变得相似时,最好的办法是保持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