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焦裕禄那样和群众打成一片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建军责任编辑:吴昊
2015-08-04 03:12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要求各级干部“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焦裕禄精神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心中有民”,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习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时,肯定党员干部“进一步增进了同群众的感情、拉近了同群众的距离,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应该像焦裕禄那样和群众打成一片。

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焦裕禄到兰考上任前,上级党组织明确告诉他:“你到兰考有三个最:第一,最苦;第二,最穷;第三,最难。”焦裕禄临危受命,始终不忘把自己和最穷最苦的群众联系在一起。他一床被子42个补丁,一床褥子36个补丁,他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爱人要给他做件新的,他说:“跟贫下中农比一比,咱穿得就不错了。”有一次下乡蹲点,焦裕禄因为吃蒸干红薯叶不消化,胃疼、肝疼折磨得他整夜都难入睡。天亮后,随同的干部到食堂给他买了两个烧饼当早饭。焦裕禄严厉批评他说:“群众能吃的饭,咱也能吃,群众能过的日子,咱也能过。”然后把烧饼分给了农户的两个孩子。在群众眼里,这个县委书记不是“外人”,是能和他们患难与共的朋友和兄长。

和群众一块苦,不是满足于共同受苦,而是要一块苦干苦斗,变苦为甜。焦裕禄说:“对待困难,一是不怕,二是顶着干。”为了摸清“三害”发生的规律,风沙漫天时他去探风口,大雨如注时他去察水流。在治沙、治涝、治碱的工地上,他经常敞着衣襟,挽着裤管,和群众一起拉笨重的架子车、吃收来的“百家饭”。病情严重不得不进医院时,他在火车开动前的几分钟,还郑重地布置了最后一项工作。他亲手栽下的泡桐,被群众称为“焦桐”,“看见泡桐树,想起焦裕禄”。焦裕禄和群众一块干的形象,就像挺拔的“焦桐”一样,扎根在兰考大地,扎根在亿万人民心里。

和群众一块过,反对干部特殊化,反对以权谋私,焦裕禄早在50年前就走在前头。他说:“过去当个党员不容易,现在还应该是不容易的。一个党员,贪污多占,不深入群众,高高在上,这就是变质。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原则,任何环境中都不能动摇,任何职务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有一次他的小儿子看戏没买票,他不仅把家人叫来训了一顿,立即命令孩子如数把票钱送给戏院,还举一反三,在第二天就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条条规定具体明确,核心精神就是任何干部都必须当真正的“人民勤务员”,任何场合都不能把自己摆在群众之上,不能自视特殊享有特权。

党的七大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党员干部“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建国后他又重申:“现在实行军衔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但是,上级跟下级还是要打成一片,干部跟士兵还是要打成一片。”如何打成一片?焦裕禄给我们树立了榜样,那就是时刻不忘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眼下,焦裕禄当年置身其中的艰难局面已经成了历史记忆,但是,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征程上,我们面前还有种种难题,特别是“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严峻地摆在全党同志面前。因此,重温焦裕禄的事迹,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应该是我们毕生不能忽视、不能懈怠的功课。

(作者单位:东营军分区)   

(《解放军报》2015年08月04日 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