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二战东方主战场上的制胜"压舱石"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田义伟责任编辑:张硕
2015-08-19 16:36

中国军队捍卫正义最坚定,以血肉之躯写下不屈壮歌

发动侵华战争时,日本已有了良好的工业生产基础,陆海空军队所使用的先进武器,全部由自己设计与生产,日军又有先进以及完整的军事组织体系与实行了半世纪以上的征兵制度,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都是现代化的作战结构。士兵受“武士道”精神熏陶和严酷训练,出征前人均打靶数千发,即使乘车行进间射击,也能打中百米内的目标。

而当时的中国武器主要靠外购且混乱无序,仅枪械就来自十几个国家。国民党军队的士兵主要靠抓壮丁,一些人战前甚至没打过枪;军中派系多、协调难,步炮协同、陆空配合的意识差。1937年,日军下发《作战指导纲要》,一个联队(团)可击溃国民党中央军一个师。

尽管敌强我弱,尽管代价巨大,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军队团结御侮、绝不屈服、视死如归、前赴后继,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英勇反击侵略,誓死捍卫正义。

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宛平守军国民革命军第29军命令前线官兵:“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淞沪会战,中国军队歼敌4万多,但己方伤亡25万。3个月内,中国军队几乎每天阵亡一个师。除国民党中央军外,桂军、川军、滇军、湘军、粤军……一支支来自全国各地的部队,义无反顾地投入会战的血肉熔炉中。

经过浴血奋战,中国军队以自己的巨大牺牲,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抵抗侵略、捍卫正义的决心和勇气。平型关战役,八路军将士把生死抛于脑后,不断向进犯的日军第5师团发起冲锋,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击毙日军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之心。

图为八路军115师战士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英勇作战,以伤亡7500人的代价,取得歼敌1万1千多人的战果,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世界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将台儿庄大捷称之为“东方坦伦堡大捷”。连法西斯德国也报道说,“徐州方面中国抵抗力之强,殊出人意料”,“最慎重之观察者亦不能不承认日本必遭失败”。

勇于同法西斯势力血战到底,就能迎来和平正义的曙光。历史证明,中国军队的钢铁意志和牺牲精神,在侵华日军面前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血肉长城,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树起了奋起反击侵略者的典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