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耻辱的弹孔
寒风刺骨,天阴欲坠,在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伫立在南京现存的古城墙下,打量遍布四处深浅不一的弹孔,感慨万端,思绪似天马般游走。
虎踞龙盘,金陵佳地。历史曾无比眷顾南京,历史也曾给这个六朝古都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古城墙上一个个发黑沉默的弹孔,就是这场灾难不可遗忘的罪证。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的象征,是战争的产物。79年前的这一天,在震惊中外的南京保卫战中,凝聚能工巧匠智慧和血汗结晶的南京古城墙,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损毁。历时7500多个日夜倾尽全国之力筑砌起的绵延几十公里的古城墙,竟成了野蛮倭寇最先轰炸的地标。
在这场浩劫中,首先经受炮火轰炸的是中山门。1937年12月11日,这天中山门迎来的不是温暖的太阳,而是可怕的膏药旗,旗子遮蔽了太阳,空气中四处弥漫着血腥味。国难识忠臣,险境看担当。高大坚固的明城墙犹如民族厚实坚挺的脊梁,没有半点畏缩和胆怯,裸露出壮实的身躯和臂膀,挡住了穷凶极恶的倭寇,迟滞了侵略者进攻的速度。守军依托高大坚固的城墙进行英勇顽强的抵抗,让大量的侵略者命丧城墙下。日军为使炮击城门能达到最佳效果,在紫金山南侧升起观测气球,顿时遮天蔽日,犹如梦魇笼罩在城墙上空。在日军攻城部队工兵和炮兵的轰炸下,城墙上坚硬的城砖和条石炸得四分五裂,像雨点一般落在了护城河里。城门南、北两侧大约300米处的城墙炸塌,于13日凌晨零点30分最终失守。岁月更迭,中山门及两侧的城墙虽历经多次大小维修,但今天在其城墙顶部和两边的墙体上,依然残存着密密麻麻的弹痕和弹坑。而外侧碉堡射击孔周围的弹孔尤为密集,无不印证了当年南京保卫战的激烈,见证了日本侵略者残暴的罪行。
沿着南京古城墙向南、西走,在最南端有个城门——中华门。这座城门不仅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瓮城。南京保卫战中,中华门是一座最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久攻不破,便调来了所有的火炮对准中华门城垣开火,连续猛射温度太高,竟熔化了炮管上的油漆,最终也仅炸塌城门顶部的城楼。可城门上“誓复国仇”4个大字在炮火硝烟中竟安然无恙,犹如无声的号角,极大鼓舞和振奋了守军士气。无论日军如何进攻和炮轰,这个城一直未被攻破,守军最后是主动撤离的。
顺着南京城墙向北行,有个保存完好的神策门。在这场血腥浩劫中,日军企图截断中国守军渡江撤退之路,调集部队迂回到此门,城门守军为掩护撤回城中的中国军队,来不及关闭城门,导致日军也尾随进来,与中国守军在外瓮城内发生激烈的交火,导致神策门和城墙损毁严重。
在血腥残酷的南京保卫战中,光华门城楼、挹江门城楼、通济门、武定门、汉西门等地段的城墙,遭受了侵华日军炮火猛烈的轰炸和机枪疯狂的扫射。如今,在南京现存的每段城墙和城门上,随便抬头打量,就可见到发黑的弹孔和弹坑。这一个个弹孔和弹坑,是中华民族国耻与苦难的标记,是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有力证据。
一个这样的镜头让我久久难以平静,央视记者在日本街头采访民众,其中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南京大屠杀。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今天,日本右翼势力大开历史倒车,军国主义死灰复燃,一次次掀起歪曲、颠覆、篡改罪恶侵略历史的浊浪逆流,安倍政府甚至公然提出,要把“南京大屠杀”等字眼从教科书中彻底抹去,这是多么无耻的言论啊!谎言不能改变事实,谬论无法成为真理。值得庆幸的是,南京大屠杀档案已列入世界记忆遗产,成为世界记忆,这如同一缕阳光照进历史的黑暗森林中。
前世之事,后事之师。作为一名驻守南京古都的军人,我抚摸着这一个个发黑的弹孔,心中隐隐作痛,这些弹孔看似打在古城墙上,实际上打在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上,打在了人类文明的脉搏上。今天,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但我们始终不要忘记过去的伤痛,更绝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历史永远昭示一个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南京古城墙上这一个个黑黑的弹孔,是永远的警钟,长鸣在每一名中国军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