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黍离悲歌”何日休?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李景璇责任编辑:岳修宇
2017-12-08 22:46

这就是犹太人对自己几千年来民族宿命的理解。它发端于历史、书写着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导演着未知的明天,决定着自己和别人的命运。

巴比伦之囚。资料图

在以色列,有一个著名的大离散博物馆。这里每一件展品都镌刻着古犹太民族失去故国家园的悲伤和痛苦。从公元前588年古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掳走大批犹太能工巧匠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到罗马帝国时期大将庞培率兵征服以色列王国、1.2万犹太人惨遭屠杀的惨剧;从十字军东征对犹太人肆无忌惮的宗教迫害和疯狂洗劫,到1516年威尼斯共和国为隔绝犹太人而首创的“隔都”,一张张触目惊心的图画、一件件支离破碎的物件,像一颗颗永远擦拭不掉的泪珠,静静诉说着犹太民族曾经遭受的种种苦难,也折射出这个流浪民族寄人篱下的心酸和苦楚。

以色列博物馆中收藏的古犹太人雕刻的凯撒大帝雕像(复制品)。 中国军网记者 李景璇

从公元1世纪到124年,古犹太人曾创造了辉煌的希伯来文明。但受到国家征伐和世俗偏见,犹太民族在长达1800多年的时间里被放逐到世界各地,逐渐失去了故土和家园。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也随之几易其主,从古罗马人变为了波斯人又变成了奥斯曼人。到了近代,阿拉伯人最终成为这里的主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开始对耶路撒冷进行委任统治。在英国统治期间,随着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向巴勒斯坦地区的所谓“回巢”移民,打破了这个地区阿拉伯人的安宁生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