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建设和作战原则的基本形成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责任编辑:吴昊
2015-02-26 09:24

随着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红军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战争形式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战略转变,为适应革命战争发展的需要,红军普遍加强了各方面的建设。

首先,建立全军和各根据地的领导机关,实现了初步的统一领导和指挥。1931年11月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通令,成立以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中革军委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的红军,特别是中央红军。并建立以叶剑英为总参谋长的总参谋部,王稼祥兼主任的总政治部,范树德为部长的总经理部。在此前后,湘鄂西、鄂豫皖、湘赣、湘鄂赣、赣东北等根据地,也都分别进行了建立或改组军委,建立或加强参谋部(指挥部)、政治部、经理部的工作。红军实现了以战略区或独立战区为单位的统一指挥。这期间,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各区党委、军委,分别颁布一系列条例、条令,初步统一了红军的编制,加强了红军的相对的正规化建设。

第二,加强红军中党组织的建设,建立战时政治工作,保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为红军战胜敌人提供思想政治保证。苏区中央局、中革军委总政治部和各区党委、军委政治部,特别强调加强党内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并巩固党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各根据地红军依靠各级政治机关、政治工作干部和军事干部,依靠各级党组织、共青团、士兵会,依靠广大党员、团员和士兵骨干,依靠地方党政部门和群众革命组织,全面开展战时政治工作。通过强有力的政治动员和细致的思想工作,激发广大指战员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战斗热忱,巩固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支援和参加战争,从而保证了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第三,不断加强红军后勤建设,做好部队供应,为红军战胜敌人提供物质保证。各根据地内逐步健全后勤组织机构,并建立了后方基地。由于有了后方基地,红军可以储备军用物资、安置和救治伤病员、训练与改造战俘等,可以初步改变单纯依靠打土豪和完全取之于敌的供应方式,从而使红军的后勤供应得到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第四,加强地方武装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武装在革命战争中的作用。地方武装是党领导的整个人民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红军战争特别是在反“围剿”斗争中,党领导的主力红军、地方部队与群众武装相互依存,密切配合,形成三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制,在打破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围剿”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第五,创办各类红军学校,加强军政训练。组织对红军干部、战士的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红军每个纵队都设立青年士兵学校。学校的政治部负责编写识字课本,每个连队设有识字组,连队的文书任教员,组织互教互学。在根据地内,先后创办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简称红校)以及各类专业学校,让尽可能多的红军干部、战士进学校学习,或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军事政治训练,以积极培养军事人才,努力提高部队素质。红军各类学校全盛时期,在校学员最多时达6000余人。

在红军反“围剿”期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认识到“围剿”和反“围剿”斗争不断反复的规律,及时实行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的转变,并实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红军反“围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胜利。这种战略战术思想,是在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井冈山时期的1928年5月,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即“十六字诀”就已经提了出来。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进行第一次反“围剿”时,又提出“诱敌深入”的方针,并在实际作战中应用成功。到战胜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时,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就基本形成了。毛泽东、朱德等在领导红一方面军进行三次反“围剿”作战的过程中形成的战略战术思想,是这一时期红军战略战术思想的集中体现。鄂豫皖、湘鄂西及其他根据地的红军,也从实际出发,采取适合自己情况的作战原则。它们对红军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和规律制定出来的。其中特别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反“围剿”为主要形式,依托根据地作战。从红军诞生开始,国民党反动政府就不容许它存在,派出军队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围剿”。代表两个相互对立阶级的军队之间势不两立的这种状况,决定了中国内战以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红军的反“围剿”为主要形式。在这种特点下,红军只有也必须紧紧地依托自己的战略基地即根据地的有利的群众条件和地形条件,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和援助下,才能打破强大敌人的“围剿”,才能求得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力量。依托根据地有利条件进行反“围剿”作战,是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也是红军夺取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红军作战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实行战略退却,诱敌深入。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总是以数倍乃至十倍以上的绝对优势兵力,寻找红军决战。在强大敌人的进攻面前,红军必须避免不利的决战,必须避开敌之进攻锐气,实行战略退却,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把强大的敌军诱入根据地,使之在红军和地方武装的不断袭扰下,变成瞎子聋子,变得疲惫不堪,并且分散了兵力,由优势转化为局部的劣势。然后红军再以主力实施反攻,速战速决,将敌各个击破。诱敌深入是红军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依靠根据地党政军民整体力量,反对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攻并且夺取胜利的基本作战方针。

(三)集中兵力实行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红军因为兵力和火力的绝对劣势,不可能与强大的敌人实施阵地战、攻坚战,更不能分散扰敌,处处设防,而必须相对集中自己的兵力,造成战斗上的优势兵力,在长的战线、大的战区上实行战役战斗上的外线速决进攻战,将局部劣势之敌歼灭于运动中。红军兵力的弱小,还表现在一个根据地内只有一支部队。在这种特点下,必须力求速战速决,以避免陷入多路敌军的包围之中,并便于自己连续再战。红军的武器装备取决于战场缴获,人员的一部分来自俘虏兵。在这种情况下,红军必须坚持歼灭战原则,力求俘虏当面之敌的大部人员和缴获全部武器装备,以补充自己。而对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来说,击溃它意义不大,而只有将它一部一部地歼灭,才能造成它士气的沮丧,兵力的削弱。

(四)不失时机地实施进攻,扩大战果或将敌之“围剿”打破于计划实施之前。红军总的战略态势是防御,但不应当排除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在敌之“围剿”被打破后,敌军通常是转为暂时的战略守势。在这种有利的条件下,红军应当以主力连续再战,向退守在根据地周围的孤立无援的敌军实施进攻,以扩大战果,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有利条件下的进攻作战,是红军力求战略主动的重要表现,也是争取胜利的重要一着。

毛泽东等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