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文化断想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王幸生责任编辑:菅琳
2015-12-07 08:42

(一)

文化是什么?我认为,从最一般、最普遍的意义上说,文化是“人猿相揖别”的标志,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是衡量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自身发展完善的标尺。文化的境界和质地决定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军队的生死存亡。文化的优势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最本原、最深层、最重要的优势。

中国古代兵家很早就有“文种武植”的说法,揭示了军队与文化的关系。毛泽东曾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从领导秋收起义开始,他就非常注重军队的文化建设,非常注重塑造人民军队的文化品格,非常注重通过进步的、革命的政治工作孕育、催生和建构出一种新的军事文化。古田会议之所以成为我军发展史上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成为我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起点,就是因为它澄清了红军初创时期文化上的幼稚性和盲目性,从根本上确立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的文化自觉。

在《沁园春·雪》中,毛泽东雄视千古、睥睨当代,他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虽然这是填词,不能太过穿凿较真,但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毛泽东对中国历史上众多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评骘,无一例外把他们的主要弱点和缺陷界定在“文”的方面。最后他笔锋一转,总揽万汇,以一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结,可谓力挽千钧,余韵绕梁。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

历史的长河浪淘沙卷,过尽千帆,何谓“风流”?我以为,“风流”者,“郁郁乎文哉”之谓也,文质彬彬、文采焕然之谓也。毛泽东的自信正是建立在他及他所领导的党和军队在文化上高人一格、胜敌一筹上。

(二)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做到剽悍易,做到“风流”难。做到武功赫赫易,做到“文质彬彬”难。所谓“风流”,所谓“文质彬彬”,就是要有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文化上的大气象、大境界,有基于文化自觉、自信所创造出来的厚重的、灿烂的军事文化。透过人类金戈铁马、炮火硝烟的战争天幕,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些政治集团或民族、国家的军队初起时堪称剽悍,往往攻掠如火、席卷如风,气吞万里如虎,但很快即雄风不再,最终灰飞烟灭、折戟沉沙。其原因大抵是武而无文,或者重武轻文,“文质”不够。在战争舞台上,在军事领域激烈的竞争和和博弈中,一支军队从根本上胜敌要靠文化,保持长盛不衰更要靠文化。

文化对于一支军队来说至关重要。首先,文化铸就一支军队的灵魂。三军之魂,文以化之。如果我们不是狭义地理解文化,政治工作本质上就是一种“大文化”工作,是“以文化人”的工作,是党按照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及其文化品格建设和塑造军队,对军队实施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领导的工作。我军的军魂正是在这种“大文化”工作中铸就并牢固确立起来的。其次,文化淬炼一支军队的战力。军队是要打仗的。战争是人与人之间的生动的、全方位的对抗和较量,人是战争中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文化渗透和融汇在战斗力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战斗力的倍增器。第三,文化塑造一支军队的形象。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样子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而这个“里子”,就是文化,文化修于内而形于外,文化涵养一支军队的气质、风度。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军队“样子”。军队的形象既直接体现一支军队的性质、宗旨、作风,也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还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有了好的形象,可以令人民拥戴,敌人折服,同行钦佩,舆论支持。第四,文化提升一支军队的素质。现代职业军队需要良好的素养,新一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有“本事”。这种素养和“本事”,离不开严格的训练,更离不开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一支军队积淀形成的文化,直接决定其战斗力的强弱高低。以我军为例,基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所形成的“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在军事领域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理论品格,在战争舞台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两军相逢勇者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战斗精神,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作风,军队内部的民主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团结友爱、纯洁和谐的官兵关系,军爱民、民拥军,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严格的、自觉的铁的纪律,这些宝贵的文化品格,鲜明的文化特色,都成为我军战斗力提升的重要源泉和因素。我军之所以能够在不同时期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不断发展壮大,其源盖出于此。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