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拥抱海空,整翼待发
——首架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发纪实

中国有神器,巡天为飞机,着水为航船——23日,一个庞然大物从位于珠海的中航工业通飞华南公司装配中心厂房缓缓下线。由中国自主研发、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总装,全面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AG600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中航工业副总经理耿汝光说。
国之重器 合力铸就
“研制大飞机既是航空梦,也是中国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大飞机,指出加快大型飞机研制是我国‘十三五’的重点任务。作为我国‘三个大飞机’之一的AG600,就承载着这样的使命。”耿汝光说。
从2009年9月正式启动的6年多来,项目共召开300余次适航审查会议,确认了数千个零组件制造符合性项目、数万个制造符合性检查工序,完成42个结构大部件的适航预检查和局方制造符合性检查,下发2000余份总装指令……
“从立项、设计、各大机体商联合制造,到适航挂签、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大型特种飞机的尝试与突破。”耿汝光说。
AG600的成功下线是全国上下通力协作的成果。
5万多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研制这么大体量、既能在陆地又能在水上起降的特种飞机,我国还是第一次。为此,中航工业研究制定了“主承制商-供应商”的“大协作”模式,充分调动全国资源参与研制。
全国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参与了项目研制,供应商就有70多家:中航工业成飞民机承担机头制造,西飞负责中机身和机翼,陕飞负责后机身和尾翼,华北公司负责发动机短舱,中航工业复材中心承担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制造,南方公司承担发动机研制,其余主要部件和系统由国内相关单位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