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只要人民需要就永不停机

来源:新华社作者:于力、彭卓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08-02 12:33

“放映机的转动声里有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记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

新华社记者于力、彭卓

黑夜中一束光,僻静的山村旋即被点亮。

光束的氤氲中,村民们或坐或站,屏气凝神,时不时交头接耳低声嘀咕几句。孩子们的目光清澈专注,追随着银幕上杨子荣的身影……

隐于一角的放映机背后,站着7位年近5旬、两鬓泛白的汉子。他们全都身着军绿背心、迷彩裤,腰上系着黑皮带,脚上穿着黄胶鞋。

他们都是转业退伍军人。离开部队20年来,他们只专注一件事:利用周末时间免费放电影。

放映机的转动声里有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大篷车”上,梦想照进现实

“俺娃从小到大,20多年没看过电影。”锦州山沟一位60多岁的母亲,佝偻着瘦弱的腰身,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一步一挪地到村里晒谷坪上去看电影。1996年6月当地电视台播放的一则新闻,让刘成金的内心深深受到触动。

那一晚,刘成金失眠了:改革开放20多年了,农村怎么还看不上电影?我能为乡亲们做些什么?那一宿,他萌生了利用周末为偏远山区村民义务放电影的念头。

那一年,刘成金转业已经两年,但他首先想到的是战友。他马上联系了7名战友。他们是张显龙、韩彦斌、朱中文、彭玉德、陈凤久、赵云吉、韩国玺。他们都在部队立过功,加起来有28枚军功章。他们当中4人在部队当过放映员,有一定技术基础;他们从部队转业退伍后,分配在锦州地区各个政府机关工作,有一定时间。

有热情、有时间、有技术,但是没有设备、没有胶片、没有保障,怎么办?

他们决定自掏腰包购买放映设备,从电影公司租胶片。刘成金把给女儿买新房准备的5万元钱掏了出来,买了一部面包车当“大篷车”。就这样,“锦州老兵义务电影放映队”成立了,队长由刘成金担任。他们还设计了队旗、队服和队歌,队服是迷彩服,队歌是《曾经当过兵》。

放映队义务电影之旅的首站,是渤海边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西八千乡喜鹊村。1996年10月中旬的一天,喜鹊村村民们像过年一样穿上新衣服,邻村的乡亲们都赶着毛驴车、坐着三轮车赶过来。放映队一到,他们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有的村民还放起了鞭炮……

幕布支在村里一所小学的操场上,周围的制高点,像墙上、树上、房顶上,都被人抢先占据。一个小女孩围着幕布跑前跑后,不停地问父亲:“这个‘电视’咋这么大?”许多村民都是平生第一次看电影。

那天放的电影是《高山下的花环》。几天后,喜鹊村几位小学生给放映队写来一封信,告诉“电影叔叔”他们“从电影中领悟了很多东西”,“他们以后要好好学习”……

“孩子们在信末签上了他们的名字。”刘成金说,“读完孩子们的来信,我们知道这电影得接着放下去。”

“再苦再累,看到父老乡亲那期盼炽热的目光,我们浑身都来了劲儿!”朱忠文一板一眼地说,“说啥也得让大家伙儿看上电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