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火箭加注兵为何被谑称为“黑牛”?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丁赫 严伟 汪扬帆责任编辑:菅琳
2016-11-22 09:37

邵泽军:这个火箭加注兵叫“黑牛”

■丁赫 严伟 汪扬帆

“呜呜……”专列悠扬的汽笛声打破了大凉山谷清晨的宁静,执行西昌发射场百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运抵场区,中国历史上首个超越百次的发射场就此诞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地处大凉山深处,始建于1970年,1984年完成首飞,承担多种轨道类型卫星的发射任务。

一部发射史就像一部长征史,超越100次的发射,西昌航天人足足走了32年。从0到超越100的路上,西昌航天人征服了一座座困难的壁垒,创造了一项项足以惊艳史诗的奇迹。每一次飞跃,其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百折不挠、敢于创新、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支撑,他们把青春和热血都洒在了这片热土,而这种航天精神时至今日仍薪火相传。

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这群“沟里人”在背后默默的奉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助推,我们在通往航天强国的道路上才能如此迅速。借着超越百次发射这个契机,我们有必要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和单位的报道,再现这群人“扎根山沟,矢志航天”的故事。当然,这也仅是一些优秀代表,真正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还有许多许多……

——编者

邵泽军控制液氢管路。杨忠洲

人物小传:邵泽军,山东日照人,1984年1月出生,2003年12月进入单位,现任液氢加注系统主操作手,熟悉系统多个岗位的操作,参与执行了50余次燃料加注任务,参加多次系统排故。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低温燃料加注分队,有位被大家谑称“黑牛”的“80后”老师傅。

说他“黑”,是因为他的肤色。川西高原的紫外线很强烈,长期户外作业的他,很快从细皮嫩肉变成黝黑粗犷,有了炭一般黑的脸。

说他“牛”,是因为他的本领。敢于挑战,精于技术,总能在细微处发现问题,对待困难时刻保持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倔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无论前方是狂风暴雨还是险峰深渊,他都不会停下追梦的脚步。

“黑牛”本名邵泽军,2003年从山东日照千里迢迢来到大凉山腹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火箭加注手。要知道,与邵泽军成天打交道的火箭燃料是液氢,不仅低温,还易燃易爆。要圆满完成火箭低温燃料的加注工作,既需要勇气与胆识,更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术能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