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问责 某预备役高炮如何走出"怪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清 裴贤 何武涛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6-12-02 19:56

二问:如何避免“举起鞭子却打不下去”?

训练问责制像一条无形的鞭子,激发了官兵的训练积极性,让大家丝毫不敢懈怠。记者在该旅高炮分队补差训练场上看到,从干部到士兵,从现役到预备役,个个精神抖擞。

“但不是每一次举起的鞭子都能打下去。”该旅参谋长梁祖明说出了自己的烦恼。

旅副参谋长贺学民因为多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对手枪射击有心理阴影,射击成绩不理想,按说应当受到问责。但他的情况特殊,又是部门领导,让机关的同志很为难。

基层营连也面临着类似的尴尬,训练人员难集中、训练时间难保证、训练内容难覆盖,再加上旅训练基地承训能力有限,很难达到上级规定的两个“1/3”的训练目标。

相比以上两种情形,地方政府和编兵单位的问责更难办。有人担心一旦较真,容易伤了感情,给今后的工作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问责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没有执行力,就会导致流于形式。”旅领导决心向“举起鞭子却打不下去”的难题开刀。他们公开向全旅官兵“约法三章”:坚持一视同仁,不准只“问”兵不“问”官,不准只“问”现役不“问”预备役,不准只“问”个别不“问”集体。

今年下半年以来,旅副参谋长贺学民主动要求给自己“开小灶”,积极克服心理障碍。

该旅政治部主任孙爱民告诉记者,为确保问责制落实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编兵单位身上,旅党委正在会同驻地有关单位商议出台文件,对地方干部训练问责的具体事项进行明确。

“今后,预备役干部如在训练上有过失,一样会受到追究,比如组织部门会将把问责材料装入被问责干部的个人档案,这势必影响到个人进步。”谈及此举,孙爱民满是期待。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