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夸此处“风景这边独好”

来源:江西日报作者:宋茜 杨静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6-28 09:15

八一起义军朱德、周逸群部会昌战斗遗址

磨炼了人民军队,扩大了革命影响

会昌战役共溃敌5000余人、俘敌9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2门、各种枪支1000余支以及大量弹药和辎重,不仅磨炼了新生的人民军队,也扩大了南昌起义的革命影响。

细究会昌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会昌县党史办主任曹树强分析说,首要原因在于战役前起义军在瑞金缴获了敌人大量文件,对钱大钧的作战计划了如指掌,从而作出了“两面夹击”的正确战略部署。其次,我方各级指挥员军政素质之高也是不可忽视的获胜因素。会昌战役是我国人民军队诞生后遭遇的第一场恶仗,当年参战的指战员们在以后的革命洪流中屡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参与过会昌战役的很多人都跻身人民解放军将帅行列。据不完全统计,有元帅5位:朱德、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大将3位:陈赓、粟裕、许光达;上将3位:周士第、萧克、杨至成;中将7位:赵镕、聂鹤亭、郭化若、唐天际、彭明治、谭甫仁、谭家述;少将6位:王云霖、张树才、周文在、袁也烈、李逸民、廖运周。在中外战争史上,如此多的将帅云集于一座平凡之山麓战,确属不多。

八一起义军会昌战役的胜利,使会昌人民深受教育和鼓舞。在会昌城的大街小巷,起义军书写了许多革命标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在城东的大旗坪,起义军召开了群众大会,号召劳苦大众起来反抗蒋介石、汪精卫反动派的统治,打倒土豪劣绅,开展土地革命。

至今,会昌战役知情人陈桂元的故事在当地仍口口相传。当年的陈桂元还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8月29日被国民党钱大钧部抓俘,干苦役修工事,关在会昌县城。次日,会昌城外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傍晚时分,会昌城里平时凶神恶煞的国民党兵不见了踪影。惴惴不安的陈桂元被领系红带、身着灰布军装的起义军释放后,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可以说,人民群众是会昌战役的真正靠山,没有群众的支持,会昌城头的红旗难以高耸。”曹树强说,革命先烈的慷慨忠魂,成为当时会昌人民的精神养分,掀起了此后中央苏区及第二次土地革命高潮,再到扛起抗日战争大旗,直至最后解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