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百人斩”军刀:寻找南京大屠杀漏网疑凶

来源:“历史硝烟”微信公众号作者:吴京昴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7-09-05 09:03

8月18日上午,一名男子闯入台湾“总统府”后门,持刀砍伤一名守卫“宪兵”。而他行凶的凶器竟是一把从台湾“军史馆”里偷来的日本军刀,这把军刀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字样,在“军史馆”陈列时标注为“南京大屠杀军刀”。那么,这把军刀的主人究竟是谁,他真的在南京大屠杀时杀过107人吗?

南京大屠杀的血证

此次砍伤宪兵,并不是这把军刀在台湾首次“惹事”。1999年6月19日,一名就读景美女中的张姓女学生,被看管“军史馆”的台陆军二等兵郭庆和性侵并用此刀杀害。当年他被警方逮捕时,表示会犯下此案,是被武士刀的冤魂所指使。台湾坊间传言“军史馆”共有两把武士刀,到了晚上,其中一把会发出青光,另一把则会传出哀嚎声与脚步声,当年有说法称郭姓嫌疑人就是因被刀上的冤魂附身,才会闯下大祸,但台湾警方并未采纳。这次这把刀第二次伤人,又为其蒙上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台湾“军史馆”藏的这把日军军刀。

要了解这把刀的来历,首先要从这把刀是怎么来到台湾“军史馆”说起。这把日本军刀是日军的九四式军刀,这种军刀于昭和9年(1934年)定型列装日本陆军,全刀长67厘米,为日军军官标准佩刀。但是在“军史馆”展览的这把军刀并没有军官饰绪,所以仅凭外观不能判断这把刀的主人的军衔。这把刀的捐赠人是魏炳文将军的后人,魏炳文将军,毕业于黄埔一期,抗战时历任第28师参谋长、师长、46军参谋长、秦岭守备区司令,抗战胜利时任16军副军长。当时16军驻扎在河北定县,负责驻河北的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受降,在接收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军马时,日军上交了10把军刀。其中就有这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字样的军刀。魏炳文收藏了这把军刀并辗转带到台湾。

然而,日本右翼分子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中国人,对台湾“军史馆”保存的这把“杀107人”的军刀,试图“否认”。他们声称,从佩环来看,“军史馆”保存的是一把九八式军刀,在1938年(皇纪2598年)才定型,而不可能参加1937年发生的南京大屠杀。但实际上,1938年5月,昭和天皇裕仁颁布了《昭和十三年皇室令第六号?勅令第三百九十二号》,宣布日军停止使用明治维新以来装备的西式礼装,同时废除军刀的第二佩环(军刀称“佩鐶”,而天皇佩刀称“佩環”以示尊贵)。这个“第二佩环”本身就是在穿着礼装的时候才安装的。平时日军军官佩戴的军刀,也都是只装一个佩环的。除了取消了这个本身就可拆卸的“第二佩环”,九八式军刀与九四式军刀没有任何区别。将这个“第二佩环”摘掉,九四式军刀也就成了九八式军刀。

《昭和十三年皇室令第六号·勅令第三百九十二号》中关于军刀的穿着要求。

摘掉第二佩环的九八式军刀,和九四式军刀没有任何区别。

台湾“军史馆”藏的百人斩军刀上的铭文。

日军确实有在自己武器上记录战绩的传统。所以在这把军刀的刀鎺上——鎺就是刀柄末端和护手盘连接处的金属部件,也称夹刃——刻上“南京の役杀107人”字样,显然就是军刀主人为了记录自己战绩而刻上去的。

根据“军史馆”的介绍,这把军刀的主人属于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根据笔者所掌握的《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史》记载,独立混成第1旅团于1939年组建,由当时复员回国的第109师团剩余部队以及独立机关枪第4大队编组而成。组建完成后由金泽的第九师管区负责补充兵员。其基层兵员均由日本富山、金泽、敦贺等县的士兵组成,但是高级军官则来自日本各地。

《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史》书影

《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史》中关于该部组建时的记录。

有研究者根据该旅团和第9师团的补充兵员均来自金泽,推测这把刀的主人是来自第9师团的退伍老兵。然而,九四式军刀只配发给少尉以上的军官,也就是说这把刀的主人在1937年至少是一名日军少尉,不可能只是一名士兵。而独立混成第1旅团的军官又来自日本各地,这也为考证这把刀的主人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