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毕业季 | 征程万里,不忘军校“百公里”

来源:黄埔一号v军校资讯 作者:李少白 责任编辑:张思远
2020-06-02 10:34:57

挥别过去,梳理回忆,整理行囊,在陆军步兵学院石家庄校区的一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2019年岁末,学校组织了传统科目“百公里拉练”,从中午11时至次日08时,连续21小时的行军,近百公里的路程,我们顶着严寒,走过长夜,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完成了那次百公里拉练。

回首军校生活的全部,无论是入学的第一课,还是毕业的最后一课,无论是平日里每一次政治教育,还是毕业时母校的临别寄语,都是为了打牢学员们的人生底色,走好之后的军旅人生路。在毕业之际再回首这次“百公里”,更告诉我要一步一个脚印,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好自己的军旅人生路。

最“硬核”的旅行——百公里

“据上级通报,石家庄西南部山区发生了5.6级地震……上级令我部迅速机动至北正地区,做好抗震救灾准备!”全副武装,迅速集结,参训率、着装、装具、行军时间、组织到团队精神等等,每一项都是拉练成绩。严严冬日,红旗猎猎,出征号吹响,每个战友都精神抖擞。

最管用的“拉练神器”——铁脚板

一场拉练下来,大家见面后的寒暄不免是“脚底打了几个泡?”对于百公里拉练这样的行军, 网上的“特制鞋垫”等,远远不能避免脚泡的发生,同学们4年间早已长出厚厚的茧子的“铁脚板”完胜了所有的“拉练神器”。

背上了背囊,就是背上誓言一般的信念。当年红军一昼夜边打边走,急行军120公里飞夺泸定桥, 志愿军38军一夜严寒,行军72公里穿插三所里照样迎战美军。校区每名学子都是“红军传人”,传承了红色的基因,传承了前辈的战斗精神和吃苦意识,更继承了红军的一副“铁脚板”,对于完成拉练,每个人都是斗志昂扬,志在必得。

最精锐的小组——尖刀班

行军出师,其锋必先。尖刀班则是由部队中的“拳头”,同班战友朱智凡是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尖刀班”里的一员,之前他军事素质过硬,识图用图能力强,曾多次担任行军的尖刀班成员,但这次他们不仅负责给整个队伍控制速度,还要自己为队伍选定、区分大休息和小休息场地,忽感责任重大。他们在行军之前对着地图反复研究,筹划配速,着实下了番功夫。

最活跃的小组——宣传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徒步拉练途中,宣传组的宣传鼓动能够鼓舞我们大家的士气,即使快板、喇叭等在百公里的路途上会变得那么的沉甸甸,他们还是带着这些“老伙计”,利用自己休息时间,为战友奉上快板、三句半、歌唱、诗词朗诵等丰富多样的表演。

最美味的晚餐——大锅菜

大锅菜说是最简单的菜,却是我们在晚上吃到过最香的菜。由大白菜、肉、豆腐、粉条混作而成的“大锅菜”,这时已经是“玉盘珍馐”,美味程度远超过平时的任何美食!即使是黑夜中一齐吃下的花椒大料也舍不得吐出来,而“大锅菜”中的“豆腐”和“肉”当然是这玉盘珍馐中的“山珍海味”了。

看着战友朱昊驰吃的急,碗里菜已经见空,旁边的黄峥辉下意识地迅速给他“补充”了一块豆腐。战友情深——这就是百公里拉练最让人回味,也是最有魅力之处!

听到最多的话——“快到了,加油!”

夜幕降临,这更需要坚定的意志来支持继续前进。此时的战友情或许不是豪言壮语,只是默默的相互扶持。在拉练途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水壶里没水时,总会有一个水壶伸到你面前;马上就要掉队时,总会有一双手托起你的背囊;当想要放弃的时候,耳边总会传来“马上到了”“兄弟加油,你能行!”......这样的场景不需要剧本,也不需要演绎,因为这是最真情的流露。

最难忘的生日——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

对于战友丁凌来说,今天还是他22周岁生日。虽然没有美味佳肴,没有生日蛋糕,甚至也不能给父母发一条信息,但是他说这是他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生日,一句简单的祝福,是最好的生日礼物;一首简单的生日祝福歌,是行军途中最感人的歌曲,22岁生日,收获的不仅仅是成长,还有最纯真的战友之情。

最严实的作风——跟踪考核

“疾风知劲草”,最累的时候最考验一支队伍的作风。在路上不时出现的“检查点”,疲惫的学员整齐列队,等待检查。拉练采取了阶段考核与跟踪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仅由各考核组采取隐蔽定点、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阶段考核,还有协调组采取不定时、不定点的方式进行跟踪考核,严格打分扣分,从严施训贯穿了本次拉练始终,体现了校区训练的“严”与“实”。

最坚定的方向——队伍最前的红旗

黑暗的夜空吞噬着"山重水复"的乡间小道,战友们看不见前面的路还有多长,但依稀可见队伍最前面的队旗在迎风飘扬。学员李永合全程举着队旗,即使休息的时候也把队旗竖起来,看到红旗,队伍就有方向和力量。这时的红旗如同“闪闪红星”那样,长夜里驱散了黑暗,寒风里温暖了胸怀,斗争中指明了方向,征途上开辟了前路!

最艰难的道路——寒夜中的乡间小路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如果问拉练途中哪一段感觉最艰难,在后半夜的乡间小路肯定会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小心石头!小心坑!小心结冰......”各种情况将徒步拉练的难度增加。

太行积雪,易水坚冰,冲破黑夜,奋迅行军。寒风再大也倒不了坚定的战友情,腿脚再痛也动摇不了顽强的战斗精神,汗水为青春镀上了毅力的色彩,泥泞为队伍注入了团结的养分,前进的路,叫做成长!

漫漫长夜,坎坷征途,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青春最美的乐符,都是军旅路上的又一次成长。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瞬间,它们都在这个长夜中化为了永恒,成为每人心中永远的珍藏,不管多少年之后打开,依然历久弥新。

我多么希望,时间就像照片里的一样,把喜悦定格在返回校园的那个凌晨,把青春定格在一张张难忘的照片里,也将那时的誓言铭刻在心。

感谢拉练,检验我们的组织指挥能力、管理调控能力;感谢拉练,锤炼了我们的体能体魄;感谢严酷的寒冬培育了我们过硬的战斗精神和吃苦意识。

当我们再一次回首“百公里”,再次翻阅这一张张属于我们的记忆时,就是在翻阅自己的青春,翻阅自己不曾改变的初心。所有经历都将成为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引领和激励我们朝着梦想的彼岸扬帆远航。

毕业后征程万里,永远不忘军校“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