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宝宝皮肤白,别忽略了“贫血”信号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董成 唐湘凤 责任编辑:李玉洁
2025-09-23 17:10:26

很多家长把宝宝皮肤白当作“天生好肤色”,但如果宝宝的白是缺乏血色的苍白,还伴随精神、食欲异常,可能是小儿贫血的预警。小儿贫血是婴幼儿常见营养病,因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氧气输送下降,不及时干预会影响生长智力发育,增加感染风险。

健康宝宝的白会伴随黏膜红润,贫血时因血红蛋白低于正常标准(6个月~6岁需≥110g/L),皮肤、眼睑、嘴唇会苍白无光泽。家长可通过三个部位初步判断:翻开下眼睑,健康时结膜淡粉,发白需警惕;正常宝宝嘴唇、舌头红润,贫血时会变浅;健康指甲淡粉有光泽,贫血时苍白易断,按压后血色恢复超2秒(正常1秒内)。

贫血还会引发多系统症状:精神上,宝宝嗜睡、烦躁、不爱互动、易疲倦;食欲下降,可能伴随恶心、腹胀;免疫力变差,反复感冒且病程长;身高体重增长慢也需排查贫血。若宝宝有苍白肤色加1-2种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查血常规,根据血红蛋白值判断贫血程度(轻度90~110g/L、中度60~90g/L、重度<60g/L)并干预。

1岁的欢欢(化名)因辅食只吃米糊、蔬菜泥,未加含铁食物,皮肤白被误认是好肤色,后因发育停滞、频繁感冒就医,确诊中度缺铁性贫血,调整饮食并补铁后恢复正常。2岁的欣欣(化名)偏爱甜食、粥类,不吃含铁食物,皮肤白胖却反复感冒,查出血红蛋白92g/L,经饮食调整和补铁,免疫力提升。

小儿贫血中90%以上是缺铁性贫血,科学喂养可预防:0~6个月优先母乳喂养,无法母乳选强化铁配方奶;6个月后先加高铁米粉,再逐步添加蛋黄、肝泥、瘦肉泥等;植物性铁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升吸收率。

家长要摒弃“白就是健康”的误区,观察宝宝黏膜、精神、食欲等发现贫血信号,尽早就医。预防贫血关键在科学喂养,注重铁摄入,让宝宝的白是健康有血色的白皙。

作者: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董成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儿科医学部小儿内科主任 唐湘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