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空军>>空军头条>>正文

空军与清华“联姻” 他们为知识而来为战斗而去

来源:中国军网-空军频道作者:申进科责任编辑:齐冰昕2015-04-21 09:21

2012年8月31日,清华大学新飞行学员、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国防生”,
首次相聚吉林长春,与空军航空大学新飞行学员一起参加吉林长春航空节。申进科

解析“清华梦”,我又一次走进清华园

一件利国利军大事的发生和延续,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空军与清华大学首批联合培养飞行学员的素质如何?他们有什么追求和梦想?2011年9月的一个周末,我又一次走进清华园,和每一名飞行学员促膝交谈,观察和解析这个特殊的群体。

大家说,清华大学对他们倍加厚爱。开学前,航天航空学院党委书记专程到火车站迎接,即席致辞:“对每一名热血青年来说,能当上飞行员的概率是万分之一,能上清华的概率也是万分之一,这“两个万分之一”在你们身上合二为一,你们无愧于时代的骄子!”

牛江鹏,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飞行学员,在河北正定中学读书期间,连续两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11年还获得第27届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三等奖。他以657分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成为人民空军一名光荣的飞行学员。

解洲超,17岁的陕西眉县籍飞行学员,曾获得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被空军航空大学录取后,又荣幸地被选拔为空军与清华联合培养飞行学员。到清华园报到时,一下子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大字所吸引。

百年前,梁启超老先生不经意间对“君子”的阐释,竟成了召唤成千上万优秀青年的清华校训,更成了一代代清华人的风骨。“我哥哥名叫解洲启,我叫解洲超,我俩的名字连起来就是‘启超’,我和清华园真是有缘呀!”解洲超开心地对我说。

“进入清华园时间虽短,但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早已深深地感染了我们。”从湖南常德招飞入伍的飞行学员高正祥感慨地说,“清华园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励精图治的厚重历史,令无数热血青年为之向往。牢记清华校训,就是牢记‘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时刻做到为人民飞行,为祖国担当。”

“清华大学领导把我们比作清华的‘黄埔一期’,使大家深受鼓舞,也坚定了‘让清华为我而骄傲’的信念。”飞行学员王凌鑫说,作为一名清华学子,我们要在清华园中培养笃行的品格、严谨的思维、开放的视野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身上的“志气、豪气、灵气、锐气、勇气”,为当一名“王牌”飞行员奠定坚实基础。

17岁的飞行学员司凡,生在江南水乡,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他的一番话意味深长:我们是“军人、清华人、飞行员”完美统一,如果将其作为崇高责任而努力奋起,我们将是空军的佼佼者;但如果将其作为光环而骄傲浮躁,我们将会遭到无情淘汰。

“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体现了空军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我们已经不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承载的是空军的期望,肩负的是重大的使命责任。”来自河南南阳的孙开达对我说。

我与“清华班”首批飞行学员的那次谈话,都收录在《蓝天梦,从清华园起航——走近首批空军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飞行学员》一文中。如今,每次路过清华园,我都会想起那次不单纯是例行性采访的“心灵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