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胡勇:搬来他山石 雕琢成美玉

来源:中国军网-中国空军作者:韩文 崔阳 张政责任编辑:全云
2015-08-06 19:55

胡勇“搬”来前沿技术解决航材保障难题。

主人公简介:胡勇,1975年出生,1999年入伍,现任空军勤务学院航材信息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先后为部队解决了一批保障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空军军事理论研究成果2项,发表论文20余篇,荣立三等功1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深知这一点的胡勇是一位有心人,十多年来,他着眼提高部队保障效率,巧妙地引进国内外信息化领域前沿技术和理论成果,搬来“他山之石”,精雕细琢出一块块“美玉”,攻破了一个个部队保障技术的难关。

2006年,胡勇参与全军某大型演练时发现,空军航材部门基于某数据环境的保障系统与全军作战指挥平台使用的系统不兼容,数据交换耗时长,严重影响了一体化作战的效率,研制出一款“数据翻译官”成为当务之急。

问题浮出水面,胡勇立即寻找突破口。一筹莫展之际,一次到银行转账让他找到了灵感。各银行的数据不兼容却能实时交换,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一定有“秘诀”。找到银行的软件技术人员“取经”后,一种名叫“中间件”的软件进入了胡勇的视线。

将“他山之石”搬到自己的山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胆大心细,更要有股子韧劲。编码、测试、改进、再测试、再改进……半年后,具有实时数据交换功能的插件成功嵌入到部队信息化保障平台,跨军种的数据流通技术成为部队保障的利器。

胡勇为部队解决了一批保障难题,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

又一次,胡勇在空降兵部队调研期间发现,每个降落伞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降落伞使用次数的统计关系到官兵的生命安全。而大量降落伞使用次数要通过人工统计,往往需要反复校对,效率很低。

能不能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的射频识别技术“搬”过来?身份证里的信息是固态的,而针对降落伞使用次数这样的动态信息,国内外基本没有先例。“只要保证植入的动态ID编码和原始编码不冲突,成功的把握就有七成。”认准了射频技术的可行性,胡勇“铆”在实验室改写了几万条编码,进行了500多次调试,两年后带着研制出的射频卡和读写器到部队试用。

没想到,试用期间,由于伞包数量多,伞包架之间距离近,射频卡的信号互相干扰,读写器一下子成了“睁眼瞎”。铩羽而归,胡勇并没有灰心。一天下午,他正要打电话告诉妻子晚点回去,手机却没信号了。手机信号能被阻隔,射频信号能不能被屏蔽?思路就这样慢慢展开……再次奔赴部队,他给每个伞包架配上了屏蔽射频信号的金属帘子。套上“金钟罩”,问题迎刃而解。

2012年,该院承担某新型装备综合保障的研究任务。接到任务后,胡勇抱着牛津词典和外语教研室合作翻译了外军相关文献材料,带领研究小组走访了空军数十个单位,白天参与部队保障任务,晚上就在招待所熬夜整理材料。历时一年,他参与撰写的《某型装备保障调研报告》,为部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并运用到实践中。最近,胡勇又盯上了“流媒体”技术,依托部队信息网络,着手研制可供官兵实施学习的交互式移动终端……

专业功底深厚的胡勇,习百家之长,化精髓于内,立足部队装备保障现状,广泛涉猎前沿技术,善于学习借鉴,敢于大胆尝试。这些看似“搬”来的技术背后,无一不凝结着他博观约取的科研智慧和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