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长歌:著名艺术家阎肃的艺术人生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璇 李建文 张力责任编辑:杨红
2015-11-25 03:13

一生一曲咏忠诚

“对党,我要感恩一生一世,更要回报一生一世。”

“阎肃太累了!”说到病重的老搭档,歌剧《江姐》的曲作者之一姜春阳老泪朦胧。

就在两个多月前的一次通话中,姜春阳还劝说阎肃:“老伙计,你悠着点!” 

阎肃回答:“我还得干!” 

85岁高龄了,还在工作。有人翘大拇指表达敬意,也有人暗地议论指摘。对此,阎肃从来是一笑了之。只有他明白,一切只为一句郑重的承诺。 

1964年11月的一天晚上,被《江姐》深深感动的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接见了阎肃。一番鼓励后,毛主席送给阎肃一套《毛泽东选集》。阎肃则坚定表态:“我一定好好努力!” 

这7个字,看似脱口而出,实则源自心底。 

半个世纪以来,每当翻开这套《毛泽东选集》,阎肃就会在内心感慨:“如果没有党的思想引领,一个从旧社会历经坎坷走过来的人,就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这一生的命运就会重新改写;如果没有党的培养,我一个才疏学浅的青年学生,就不可能成长为党的光荣的文艺战士;如果没有党的关怀,一个老文艺工作者‘浑身都是铁,能打几颗钉’,我就更不可能获得这么高的待遇、这么多的荣誉。” 

怎么努力?阎肃用行动作答——多干,敢干,实干! 

在阎肃笔下,《红灯照》《忆娘》《胶东三菊》《飞姑娘》《红色娘子军》等一部又一部红色剧作喷薄而出,一个又一个像江姐那样的红色英魂走进人民心间。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199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阎肃执笔创作歌剧《党的女儿》。有人劝说,这个时候来写这样的剧本可要慎重。阎肃说:“我们的党为什么能面对风云不变色?就是因为我们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戏我写定了!” 

又是一个18天,阎肃3天1场戏,再创新时期中国原创歌剧的奇迹! 

“对党,我要感恩一生一世,更要回报一生一世。”阎肃如是说。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1984年以来,《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为了正义与和平》《八一军旗红》《我们万众一心》《我们的旗帜》《人民军队忠于党》等100多场党和国家、军队重大文艺活动,他都是顾问主创;先后参与策划了21届央视“春晚”、24届双拥晚会和7届全军文艺会演,深受观众喜爱。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当时中国文艺舞台上的一大胜景。79岁高龄的阎肃领衔文学部主任,“一路发烧般地”倾情创作,却始终热度不减,精度不减。一首名为《我的家园》的小诗,作为这台大制作的“起始音”,贵在赤子之心,情真意切:“山弯弯,水弯弯,田垄望无边;笑甜甜,泪甜甜,一年又一年;燕子飞,蜜蜂唱,坡前柳如烟;风暖暖,梦暖暖,这是我家园;最难忘,最难忘,妈妈脸上又见皱纹添。哦,这是我的家园。” 

党的文艺事业,是阎肃躬耕一生的“美丽家园”。

今年7月,印青接到紧急任务,为电影《百团大战》创作音乐。诸曲俱备,还欠一首提气点题的片尾曲,印青脑海中的作者只有一个名字——阎肃。但印青很是犹豫。他知道,纪念抗战胜利的晚会排演迫在眉睫,一场场创作研讨会通宵达旦,85岁的老人已经很疲累了。硬着头皮打个电话过去,那头的阎肃却没有半点迟疑:“这是大事,这得干!”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只争朝夕。一忙起来,阎肃就忘了自己的年龄。仅仅3天后,印青的手机收到短信,一首《丹心拥朝晖》成就电影《百团大战》的剧魂,也倾吐词人衷肠心曲—— 

抒肝胆,聚风雷,问人生能几回?写青史,铸丰碑,至今澎湃赞军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